面對狂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建築工地何時全面停工、何時撤離人員?現在,這些問題有章可循了。近日,省住建廳、省氣象局聯合發佈一份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一一對應的工地安全生産應急響應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工地安全事故。
《湖北省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現場不良氣候和極端天氣預警應急響應指南(試行)》明確了包括大風、高溫、暴雨、暴雪、雷電等5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時,在建工程必須採取的相應措施。包括正確使用防護設施、做好檢查值守、施工時間控制、設施設備加固、停止露天作業、停工、疏散轉移等。
根據預警信號類型和級別,應急響應措施力度和範圍各有不同。例如大風預警信號從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級,大風藍色預警信號發佈時,工地物料提升機應停止運行等。隨著預警等級提升,工地應停止露天活動,直至全面停工,轉移施工現場人員等。
根據這份指南,當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時,工地應全面停工:平均風力達10級以上、降雨量3小時內將達100毫米以上、降雪量6小時內將達15毫米以上或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雷電災害事故可能性非常大等。當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時,應停止當日所有戶外露天作業。
此外,部分不良氣候未達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標準,但對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影響較大。對此,指南也給出了相應防範措施意見。例如,當天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時,要為作業人員提供足夠、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必需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代替或高溫津貼充抵等。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針對工地臨邊作業、塔吊作業、腳手架安裝、吊籃安裝拆卸等作業場景,面對不良氣候和極端天氣的安全施工要求分散在不同的安全生産有關規定、操作規程內。此次針對不良氣候和極端天氣發佈具體的應急響應指南,應對舉措更加直觀明瞭,便於施工方對照操作。通過指南也進一步強調工程參建各方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統籌協調工地安全生産防護工作。(湖北日報記者週三春、見習記者李朝霞、通訊員張雨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