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十四五”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將達5萬億
2021-08-18 10:10:12來源:人民網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2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2個千億級 “十四五”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將達5萬億  

  人民網武漢8月17日電 (郭婷婷)8月1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並回答記者提問。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目標在哪?區域發展如何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讀。“十四五”期間,湖北將打造2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2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産業。2025年,該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將達5萬億。

  “十四五”湖北將重點打造2個萬億級支柱産業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陳新武介紹,“十四五”湖北有優勢、有需求、有動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湖北省是科教大省,科教優勢為湖北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提供了強力支撐;湖北經濟轉型,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必然選擇;近年來,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尤其是“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部分設備、核心零部件、原材料等取得了很大進展,突破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但仍面臨供應鏈風險,需要統籌規劃各産業發展路徑。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由1.5萬億元增加至2.5萬億元,年均增長11%,高於GDP增速5.9個百分點。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對進口依賴程度高,尤其是“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部分設備、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嚴重依賴進口,供應鏈斷供風險加大。“十四五”時期,必須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

  《規劃》中表示,湖北將以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為目標,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産業鏈,打造産業創新生態,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著力發展價值鏈高端環節和關鍵配套環節,破解産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新能源、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等8個重點領域37個細分行業。超前佈局未來産業,全面提升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水準,加快形成接續有力、相互支撐、融合互動的産業梯隊。

  到2025年,湖北將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2個萬億級支柱産業,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及科技服務産業4個五千億級優勢産業,新能源、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2個千億級特色産業,將湖北省建設成全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排頭兵,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前列,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提供強有力支撐。

  2025年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將達5萬億

  據了解,《規劃》對標“51020”現代産業體系,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實現倍增,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0%,高於國家規劃3個百分點。同時,湖北還提出了打造“兩都七基地”的發展目標,即世界存儲之都、世界設計之都,全球光電子産業基地、全國“新汽車”産業基地、大健康産業基地、生物育種基地、航空航天與北斗産業基地、網絡安全産業基地、未來産業策源地。

  按照《規劃》,湖北省將按照“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佈局在産業層面進一步細化實化,提出“一主、兩翼、全域”的空間佈局。“一主”即武漢和武漢城市圈,主攻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打造引領湖北省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的主引擎。“兩翼”即“襄十隨神”城市群作為北翼,主攻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等領域,“宜荊荊恩”城市群作為南翼,主攻生物農業、先進化工材料等領域,打造湖北省新興産業重要發展區。“全域”即市縣,建設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省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促進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全域發展。

  推進科技強省“四梁八柱”落到實處

  發佈會上,湖北省發改委透露,《規劃》聚焦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的科技強省“四梁八柱”,設置了15個專欄,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強鏈補鏈延鏈、高端裝備産業提質增效、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等12大工程,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精準對接。

  陳新武透露,《規劃》基於湖北省産業地圖,對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細分領域的産業鏈圖譜、産業集群圖譜進行了初步繪製,列出了56個典型圖譜,直觀展示了細分産業領域的287家重點企業、198個重大項目、146個重大創新平臺等信息。

  據介紹,《規劃》聚焦主要問題和企業訴求,從組織領導、改革創新、資金支持、人才支撐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可用管用的配套措施。如在深化改革方面,將科技成果轉化經濟價值作為職稱評定重要指標。在資金支持方面,提出完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在聚集優秀人才方面,探索建立資助“白名單”機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