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湖北消息:9月1日,京山市公安局宋河派出所成功勸阻了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案件,為群眾避免經濟損失10萬元。
當天中午12點20分,宋河派出所收到預警信息,宋河鎮轄區內居民余某正在遭受不法分子冒充公檢法對其詐騙,值班民警羅騰龍、胡冰帶領輔警崔金濤迅速出警,開展人員核查、攔截勸阻。
民警先後與余某、余某丈夫、余某父親電話聯繫,余某不接電話,其丈夫、父親均表示不知余某去向。最後民警通過村黨支部書記輾轉找到余某公公,才知余某正在張關村的家中。
半小時後,民警在張關村找到余某本人,聲稱不知女兒“行蹤”的余某父親也在家中。父女倆將大門緊閉,對民警的勸阻充耳不聞,二人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準備偷偷去鎮上銀行轉賬,民警們及時發現並制止了他們。
為何余某一家人與警察玩起“躲貓貓”呢?
原來,上午10點半余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深圳警方,並稱余某的銀行卡和電話號碼涉及詐騙,金額達200多萬,已立案偵查,需要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才能撤銷案件。余某在對方提供的虛假網站上查詢到相關案件信息,便信以為真,遂添加對方微信。對方表示為了保障余某的資金安全和人身安全,余某不能和任何人聯繫,還教余某將手機設置為呼叫轉移,並要求余某將銀行卡裏10萬元全部轉入指定的安全賬戶。在12點50分民警找到余某時,余某正與父親一起準備出門轉賬。
在民警進行了一番耐心的現場普法和宣傳教育後,余某和家人終於醒悟,原來剛剛是遭遇了一場電信詐騙!余某和父親後怕不已,連聲感謝民警幫忙保住了10萬元血汗錢。
詐騙勸阻成功後,民輔警就地在張關村開展“以案説法”反電詐防範宣傳。當天下午,52名村民在民輔警的指導下安裝並啟用了國家反詐中心app。(文 吳遇晴 鄔航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