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層樓高的“巨無霸”新能源礦用車型。(通訊員 李平 攝)
3天展會,參展企業近400家,現場交易額45.5億元。
這是2021中西部(十堰)汽車汽配商品交易會交出的“成績單”。
“交易額較往年下降了,但我們仍然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交易會。”主辦方説,經過13年發展,十堰汽車汽配交易會已不僅僅局限于貿易,更是向外界展示十堰汽車産業、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平臺。
十堰自己的汽車汽配展會
上世紀90年代,十堰汽車汽配貿易興起,張靜投身其中,在1997年成立湖北靜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當時,十堰沒有汽車汽配展會,張靜天南海北地跑,四處參展。
2008年,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第一屆十堰汽車汽配展會,組織十堰企業參會,吸引全國採購商現場選購。“那時候,還叫訂貨會。”張靜説,在十堰汽配城找一塊空地,搭起小棚棚,插上旗子,一個商戶一個攤位,“就像大集市”。
雖然簡陋,但這是十堰自己的展會。“來的外地客戶可多了,選購、訂貨,生意好得很。”張靜説。
此後,訂貨會不斷豐富完善,名字也改為交易會。
2016年,十堰國際會展中心建成。交易會從室外搬進館內,按整車、零部件、裝備做了分區,展位的佈置更加精緻。在專業招商團隊運作下,外地參展商越來越多,最多時攀升到近7成。
山東德瑞礦山機械有限公司就是從2016年開始來十堰參展的。該公司大客戶經理闞常明説,鄂西北多山,也多礦山,開山、採礦都用得上他們公司的機械,“每年來都有收穫”。
張靜的生意已做到非洲和歐洲,她每次都向主辦方要到位置最好的展位,“我把展會的圖片傳給客戶。他們一看:‘哇,這麼高大上。’對我們公司的信任度更高了。”
從2008年到2020年,十堰汽車汽配交易會共舉行12屆(2015年中斷1屆),累計簽約金額超1000億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0余家整車及零部件生産企業、2000余家整車及零部件經銷商、配套商、採購商參展。同時,吸引來自沙特、伊朗、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吉爾吉斯斯坦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現場採購,十堰汽車産業的“朋友圈”遍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最初以卡車配件為主,發展為涵蓋乘商油電全品類整車及零部件、裝備和技術;從單純地看貨訂貨,發展為産品展示、商貿洽談、技術交流等多個層次。應當説,交易會已將貿易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主辦方表示。
打造“十堰之窗”
在9月24日至26日的2021中西部(十堰)汽車汽配商品交易會上,貿易仍是重頭,只是換了種方式。
同期舉辦的十堰汽配出口(亞洲專場)線上對接會,30多家企業與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印度等國家的30多個買家線上對接,簽訂採購合同22單,成交金額163萬美元;達成意向16單,預計成交金額205萬美元。
相比之下,交易會展示平臺的作用發揮得更加完美。
張靜又搶到一個好展位——她的公司代理東風猛士民用版銷售,3輛猛士車就擺在十堰國際會展中心大門側面,再搶眼不過。她説,3天展會,這幾輛猛士是全場“最亮的星”,合影的、詢價的、談合作的絡繹不絕。
東風猛士民用版M50車型於今年7月下線,是國內首款軍轉民用特種車,高大威猛,越野能力強,應用於應急救援、特警反恐、醫療救護、科研探險等。“國內市場一年大約需要4000台,我們的目標是一年賣出1600台。”張靜説。
類似的“車星”不少。
東風重工(十堰)有限公司展出“巨無霸”新能源礦用車型,車身高約兩層樓,輪胎都高過一個成年人,依靠純電動實現高強度運行;湖北科鈦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個子小巧,卻能從事搬運、抓取等不同工作,還有一手鐳射焊接絕技;東風悅享科技公司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攜手打造的無人駕駛車,渾身充滿科技感……
“5大板塊、9個展區,總共6萬平方米,全方位展示十堰汽車産業。”主辦方負責人説。
錢超是十堰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主管,參展3天,增加了十多位微信好友。他説,這就是最大的收穫。“我們公司從事電池及儲能技術的研發。有五六個主機廠客商來展位,看了我們的技術,提出他們的需求。這種交流對我們下一步研究很有參考價值。”
交易會還設置數字經濟、高新技術和十堰區縣展區,舉辦工業互聯網及大數據應用論壇,聯通5G研究院、華為、騰訊、阿裏等工業互聯網及大數據應用供應商專家與十堰汽車汽配企業家齊聚一堂,颳起“頭腦風暴”。
“我們希望打造‘十堰之窗’。不僅僅展示汽車,還要推介十堰的山水、人文資源;不僅進行商業合作,還要交流思想。”十堰國際會展中心策劃總監寧攀説,以前,十堰汽車汽配交易會是一場活動、一個盛會,長不過3天;未來,將作為一個品牌打造,常態開展線上對接會、新品發佈等活動,“爭取辦成‘襄十隨神’汽車産業走廊的會展中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劉愛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