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晚,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兩側店舖的燈光為街區染上暖色調 攝影 馬張弛
從空中俯瞰江岸區黎黃陂路與周邊支巷 攝影 馬張弛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高鈺姍):在武漢市江岸區,有一片全市現存文物保護建築、優秀歷史建築保留最為完好、最為集中的區域——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它由沿江大道—江漢路—京漢大道—黃浦大街圍合而成,總面積約3.35平方公里。時光荏苒,正是這些不變的建築和道路見證了漢口在近現代歷史中的變遷與發展。
始建於20世紀初的黎黃陂路,長604米,道路兩側一棟棟哥特式和洛可可式風格的歷史建築,如陳列品般沿街佇立,為這條街賦予“街頭博物館”的“頭銜”。
著眼于生態復修、老城復興、文脈復歸,江岸區打造演繹“老漢口”獨特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標。2016年至今,隨著黎黃陂路改造修復工程完工,博物館、展覽館、咖啡館、個性商鋪入駐,穿越百年的黎黃陂路成了國內外聞名的“慢生活”特色旅遊街區。
一位老人在黎黃陂路旁的口袋公園——珞園中度過午後時光 攝影 馬張弛
巴公房子正逐步拆除圍擋,露出顏色艷麗的紅墻 攝影 馬張弛
距黎黃陂路不遠的道路中央,矗立著一棟形似巨輪的紅磚石外墻建築,尤其惹眼,它叫巴公房子。近期,這棟111年前由兩位俄國人出資建造,曾被作為高級公寓使用的老房子將被修復如初,重回武漢人的生活。
在江岸區街邊老建築取景拍婚紗照的新人 攝影 馬張弛
武漢美術館墻體上的“地圖釘”標記非常醒目 攝影 馬張弛
武漢美術館所在的原金城銀行舊址于1931年建成,建築正立面採用了西洋古典廊柱式樣,恢弘氣派。最近,一個噴塗在美術館側面外墻上的巨型“地圖釘”標記讓來到江岸的遊客多了一份驚喜。
漢口歷史文化風貌區就像是一座萬國建築的博物館,承載著武漢的城市文脈和歷史記憶。如今,一批歷史建築洗去百年塵埃,清爽回歸。老街區蝶變,老房子新生,歷史街區煥發新活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