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門力爭2023年衝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2021-10-26 10:09:3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天門力爭2023年衝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_fororder_01

穩健醫療(天門)有限公司純棉柔巾生産線。(通訊員 劉銀斌 攝)

天門力爭2023年衝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_fororder_02

徐工環保新增自動化焊接生産線、涂裝線、柔性裝配線、智慧物流等裝備,今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通訊員 劉銀斌 攝)

  10月12日至16日,天門招商分隊赴四川、重慶、廣東等地招商考察。所到之處,招商分隊密集拜訪企業,與企業家敘情誼談合作謀發展。10月14日,天門舉辦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專題講座,邀請縣域經濟專家作專題報告,進一步找準定位、明確方向,打一場縣域經濟攻堅戰、整體戰。

  一個是“走出去”招商,一個是“請進來”引智,幾乎同時進行的兩場活動,指向同一主題:奮力衝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當前,區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天門發展面臨“慢進也是退”的壓力和挑戰。天門市提出,力爭2023年衝進全國百強。到2023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82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4億元。

  圍繞百強目標,天門在做大經濟總量方面,大力實施外引內培。一方面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每年新增小微工業企業30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30家以上,預計到2025年,規上工業企業達到450家以上。同時,聚焦紡織服裝、生物醫藥、裝備製造、農副産品深加工等四大支柱産業,大力實施産業鏈招商,延鏈補鏈強鏈;聚焦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實施招大引強行動。每年力爭引進投資3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個、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個,實際到位資金300億元以上。

  做大總量的同時,推進産業優化升級,做優産業結構。持續推進“百企百億”技改工程,支持規上工業企業在三年內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産業提質增效。整合現有園區資源,力爭兩年內成功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鼓勵骨幹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爭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比達到4%以上。

  積極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加強産業對接,突出強鏈補鏈固鏈,做好産業配套和産業承接。積極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産業集群,依託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建設積體電路封裝測試基地;依託龍騰服裝特色小鎮,主動對接武漢漢正街服裝市場,承接漢正街服裝産業轉移,打造服裝特色小鎮。以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為重點,著力發展優質稻米、綠色蔬菜、健康畜禽、生態水産等四大重點農業産業鏈,滿足全國尤其是武漢農産品供應。(湖北日報記者 張茜)

  專家訪談

  爭當高品質發展“先鋒軍”——訪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

  賽迪研究院,又稱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直屬國家工信部。旗下賽迪顧問發佈的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在業內具有權威性。

  賽迪顧問參與全國多地縣域經濟發展研究與指導。10月14日、10月2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對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進行專訪。

  百強縣是發展的“先鋒軍”

  “當前,高品質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主旋律。各縣市人均年GDP持續增長,以百強縣為代表的先發縣市已形成高品質發展優勢。”10月22日,中國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馬承恩表示,從1949年至今,縣域經濟發展已進入融合提質階段,經濟指標不再是衡量縣域發達程度的唯一標準,除經濟總量外,産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改善、社會民生和諧也成為縣域發展的主要目標。

  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9.8%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了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馬承恩坦言,目前中國縣域經濟的區域發展極不平衡,東部優勢明顯。分析賽迪百強榜發現,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5席,以絕對優勢搶佔鰲頭;中部地區佔22席,湖北以7席領跑中部;西部地區佔10席,上榜數量波動中保持增長;東北地區佔3席,趨於平穩。但整體而言,百強縣近三年來區域分佈格局變化較小。

  2020年,百強縣中GDP突破千億級別的縣域達到38個,較上年增加5個。38個“千億縣”中,江蘇省共斬獲16個席位,佔比42.1%,浙江獲得9個席位,福建省4個席位,其餘省數量均不超過3個。

  百強縣引領縣域經濟發展,既是當下發展的先鋒軍,又是未來縣域的新起點。天門進百強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

  當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新機遇,天門也不例外。

  “所有縣域經濟體都要樹立一個新地理觀:建設區域協同發展的‘支點’城市。”馬承恩説,綜合交通網絡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將深刻影響未來縣域發展。以天門為例,沿江高鐵和武天高速建成後,天門作為武漢城市圈的區位優勢將加速形成,成為未來影響天門發展核心要素之一。

  另外,能否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共建,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是縣域經濟未來發展的分水嶺。具體天門而言,則要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主動才是融入,被動就會被協同。”

  天門提出,積極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加強産業對接,突出強鏈補鏈固鏈,做好産業配套和産業承接。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産業集群,依託芯創電子信息産業園,建設積體電路封裝測試基地;依託龍騰服裝特色小鎮,主動對接武漢漢正街服裝市場,承接漢正街服裝産業轉移,打造服裝特色小鎮。

  衝百強須“工業立市”

  “對於天門而言,在新時代發展中,更為重要是如何塑造城市‘凝心聚力、升位晉級’的品牌戰略思維。”馬承恩説,他是第一次來天門,來之前做了大量“功課”,又實地參觀了益泰藥業、紅日子食品、芯創電子、徐工環保、潤馳環保、穩健醫療等企業,這些企業或專注研發創新、或轉型升級搶佔市場,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都是天門衝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的基礎和底氣。

  “天門要爭當高品質發展‘先鋒軍’。”馬承恩表示,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天門市必須把“工業強市”確定為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大抓工業,大抓製造業,打響“天門智造”品牌,助力實現新晉百強縣市。

  同時,建議天門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投資天門”工程,打響一流營商環境品牌,推動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瞄準天門紡織服裝、醫藥化工、機電汽配、農副産品深加工等産業轉型升級戰略機遇,運用第三方高端智庫和大數據優勢,形成産業發展趨勢圖、招商地圖、招商對象精準畫像圖、招商政策對比分析圖、招商策略路線圖等系列精準招商圖譜,助力天門實現“好招商”“招好商”。

  馬承恩表示,“十四五”時期,天門迎來數字時代。建議天門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轉型促進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助力天門實現數字經濟彎道超車、打造中部乃至全國縣域數字經濟高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記者手記

  衝百強是160萬天門人的共同期盼

  張茜

  百強評價體系,既有對“量”的考量,也融入對“質”的關注。

  百強縣富民與強縣並舉。去年,百強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分別高出25.9%、13.9%、60.3%,充分體現百強縣對於提升居民生活水準所做的努力與成效。

  整體實力不強、産業結構不優、民生問題化解不力等問題,説到底,都是發展不夠的問題。衝百強,是省委省政府賦予天門的重要使命,更是天門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衝百強,須有強大經濟底盤。把好經濟發展脈絡,構建産業體系,夯實發展底盤、培植發展後勁任重道遠。找準動力源泉,賦予城市活力,城鄉協調發展,推進共同富裕亦是爭創百強應有之義。

  人民幸福,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爭創百強為動力,實現天門人民的福祉,當是160萬天門人共同的目標和期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