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長江幹流水質全線提升至Ⅱ類 長江之腰繪“綠卷”
江湖瀲艷,山川靈秀。荊楚大地既是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也是實現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支點。錨定“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湖北堅決扛起生態大省的政治責任,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讓美麗湖北、綠色崛起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底色。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湖北長江幹流水質全線提升至Ⅱ類;從長江武漢段白滸山出境的水質已連續3年保持在Ⅱ類,這是長江武漢段20多年來最優的水質。
綠色擔當
護佑“母親河”使命在肩
坐擁長江幹線最長徑流里程,境內千湖璀璨、濕地縱橫,湖北被稱作“長江之腰”。
護佑“母親河”,湖北重任在肩,義不容辭。在沿江省市中,湖北率先編制實施《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總體規劃》,從源頭上立起生態優先的“規矩”,為未來留足綠色空間。
把每一個排污口查清楚治明白!眼下,聚焦長江湖北段12480個入河排污口,湖北正以雷霆之力,管住“閘口”,讓“母親河”免受傷害。
以“雙十”工程(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為主抓手,湖北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實施,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沿線産業佈局不斷優化。
截至目前,全省沿江1公里範圍內405家化工企業完成關改搬轉,取締長江和漢江幹線各類碼頭1787個,排查整治217家“三磷”企業,整改完成“千噸萬人”水源地問題928個,水清岸綠的長江生態逐步形成。
今年以來,湖北再次打響保護長江“6+4”攻堅提升行動,矢志不渝繪就綠滿長江、水潤荊楚的錦繡畫卷。
綠色成績單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保衛荊楚碧水藍天凈土。”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持續推進“工業源、移動源、面源”三源齊控,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空氣、水、土壤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全省國考城市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3%。
“湖北大江大河大湖眾多,治污的重點在水、關鍵在水、敏感點在水,不能出問題的還是水。”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負責人説,湖北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共治,重點攻堅不達標斷面,大力整治214個黑臭水體,水環境品質穩中向好。190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率達91.6%,無劣Ⅴ類斷面;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同時,穩步打好凈土保衛戰,全省土壤環境品質總體安全可控。2020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4%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
綠色機制
“生態立省”成為發展戰略
11月初,一場別開生面的調查在神農架啟動。省環科院專家帶隊,重點對當地淡水水生生物開展調查。這是湖北首次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的一部分。
今年,為了找出更多瀕危物種,湖北省啟動了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首批試點聚焦長江幹流湖北段,選取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的神農架林區、丹江口市、宜昌市(點軍區)等7地開展調查。
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3年4月,將基本摸清湖北省長江流域重要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情況,發佈第一批生物物種名錄和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據悉,2013年,湖北成為十八大後首個生態省建設試點,“生態立省”成為發展戰略。同年,湖北成為全國首批開展生態紅線劃定的4個試點省份之一。
2020年12月,湖北發佈《關於加快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18.59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被劃分為1076個不同單元,實行如同社區網格般的嚴格生態管理,杜絕不符合生態規定的發展項目。
展望“十四五”,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湖北將保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定力,按照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總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美麗湖北,率先實現綠色崛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熊習岸 李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