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襄陽市人社局獲評第三屆湖北改革獎(單位獎)。該局在全國率先推出政務服務“管理權、經辦權、監督權”重構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
2020年以來,襄陽市人社局通過對業務窗口人員、設備、資金進行全面整合和賦權、削權、控權,重構管理權、經辦權和監督權,打造“前臺受理、後臺審批、統一齣件”的業務流程。“三權重構”後的襄陽人社服務大廳在湖北政務服務網辦事群眾“好評率”始終保持99%以上,連續16個月排名襄陽市政務服務考核第一名。
審批業務各自為政,改革箭在弦上
2021年12月初,襄陽市人社服務大廳主任金義龍當選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先進個人。幹了半輩子人社工作,又是服務大廳的“一把手”,可現在連從叫號機上插隊的權力都沒有,金義龍卻説:“很清爽。”
人社工作涉及生老病死,關係千家萬戶,曾經的襄陽市人社局,數百項服務事項分佈在市局各業務科室、直屬單位,超時辦件、服務不規範的情況時有發生。
辦法不是沒想過,2019年12月30日,襄陽市人社服務大廳進駐市民服務中心,原就業局服務大廳、社保局服務大廳、人事考試院服務大廳、職鑒中心服務大廳、社保卡服務大廳、各城區社保辦事處服務大廳的全部窗口業務均遷入市民服務中心。
業務進駐,但人財物的管理權依舊歸屬原單位。辦理審批業務,還是各自為政。
2020年6月,金義龍被任命為襄陽人社服務大廳主任,上任當天就被辦理業務的老百姓堵門討説法。金義龍發牢騷:“工作人員請假,跟原單位領導請假;大廳想添置一些設備,要去各單位化緣。這個負責人,誰行誰上!”
“基層人社政務服務的體制機制,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理順,在具體執行和操作過程中,確實存在各種弊端和漏洞。”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人社政務服務改革,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辦事方不方便為著眼點,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建立起規範運行的制度。”
弊端沉積,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最大限度賦權削權控權
2020年下半年,襄陽市人社局啟動服務大廳“三權重構”改革,即通過對業務窗口人員、設備、資金進行全面整合和賦權、削權、控權,重構管理權、經辦權和監督權,打造“前臺受理、後臺審批、統一齣件”的業務流程。
具體説來,就是“賦權”服務大廳,將分屬12個直屬單位和7個業務科室的“人財物”管理權統一賦予服務大廳;“削權”經辦流程,削減環節材料,突破部門壁壘,讓所有人社服務事項形成統一標準;“控權”監督評價,規範崗位權限,做到“受理不審批、審批不出件、出件不辦理、群眾不見面”,對辦件數量、時限等進行比對,確保做到“可查、可溯、可比對、可追究”,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干擾。
改革風暴,掀起巨浪。有人不適應,心不甘情不願;有人抵觸,權力減小,責任增大,不改也罷。
綜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員劉藝鬧過情緒:“從上班以來我就在幹社保工作,現在叫我受理其他業務,出了問題我可不負責!”後臺審核區負責人馮敏撂過挑子:“以前1個月辦件1000多件,現在1個月辦件4000多件,誰受得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頂住壓力,推進改革,19個單位(科室)的308項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實行“前臺受理,後臺審批,統一齣件”的經辦模式,市本級業務減環節133個、減材料295個、減時限6865個工作日,收回24枚單位或科室公章,統一使用“襄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業務專用章”。
“服務大廳不需要政府機關的科長,要的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服務員。”金義龍介紹,通過監督電話和“好差評”二維碼、服務對象評價打分、由服務大廳對工作人員進行量化考核,把評價結果作為評先選優、晉職晉級等重要依據,並直接佔用原單位指標。
成功的關鍵是革自己的命
一組數據顯示,“三權重構”改革以來,襄陽市人社服務大廳在湖北政務服務網辦事群眾“好評率”始終保持99%以上,連續6個季度被評為全市“紅旗窗口”,政務服務月考核始終位居全市前列。
收穫不僅如此。
撂過挑子的馮敏成為業務骨幹,經常延時辦、幫代辦,加班到深夜。她説:“這次改革動了真格,是真心為人民群眾著想。”劉藝參加了2個月的學習,社保業務更加精通,其他業務補齊短板。他説:“從專科變成全科,自己強大了,受理啥業務都沒問題。”
2021年11月11日,市民鄭院珍來到服務大廳42號窗口辦理撫恤金業務,遞交材料坐等取件。鄭院珍説:“來之前朋友説要跑三四個窗口,至少要花一兩天,當時腦子就嗡嗡的。這也辦得太順利了,真是沒想到。”
2021年11月24日,梁春輝老人來到服務大廳57號窗口辦理養老保險業務,工作人員王春梅現場辦理完成。老人感謝道:“我年紀大,記性不好,説話啰嗦,王科長的服務很溫暖、很滿意。”
“只有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才能統一思想;只有站在優化營商環境大局上作為,才能刀刃向內;只有從城市長遠發展去謀劃,才能破冰突圍。”襄陽市人社局局長楊克萬表示,“三權重構”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成功的關鍵是革自己的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汪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