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2021年,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突破300萬輛,達327.53萬輛。
面對疫情反復、晶片短缺、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東風公司堅定不移苦練內功、開拓市場,乘用車、商用車銷售均創佳績。2022年,東風公司將挑戰400萬輛銷量目標,躍上新臺階。
“穩”住一季度,拼搏“進”全年。眼下,東風公司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奮力“開門紅”。
推進“東方風起”計劃
汽車,湖北第一大支柱産業。以東風公司為龍頭,我省正著力構建“萬億汽車走廊”。
2021年,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327.53萬輛,為湖北工業經濟發展增添厚重一筆。
在乘用車領域,東風公司2021年累計銷售257.68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54.2萬輛,同比增長32.2%;合資品牌累計銷量203.48萬輛。東風日産為乘用車板塊貢獻了最大銷售份額,2021年共銷售100.03萬輛。
嵐圖——作為東風公司旗下高端新能源車品牌,自2021年8月份交付以來,已累計銷售6791輛,其中12月份交付量為3330輛,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上漲。
在商用車領域,東風公司2021年累計銷售69.85萬輛。其中,東風輕型車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累計銷售18.25萬輛,同比增長5.7%。
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表示,東風公司推進“東方風起”計劃,構建“一主兩翼”事業格局,“一主”為整車業務,“兩翼”為科技板塊和服務生態。
未來5年研發投入1000億元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東風公司多年來的研發投入。該公司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多項技術迎來新突破。
化解晶片“卡脖子”難題。2021年7月,東風公司華中地區首臺量産的車規級IGBT模組産品從智新半導體模組封裝工廠下線;2021年9月,東風公司與中國信科達成戰略合作,推進車規級MCU晶片在武漢落地佈局。
搶佔新能源汽車“賽道”,構建混合動力産品矩陣。東風完全自主開發的HD120混合動力電驅動總成已實現量産;純電動方面,自主開發的ID系列電驅動總成在風神、嵐圖等車型量産應用;還佈局了800V高壓平臺、無線充電、固態電池等下一代關鍵核心技術。目前,東風新能源産業園已建成40萬套電控、20萬套扁線電機、28萬套電驅動總成、10萬套電池系統、30萬隻IGBT模組的“三電”運營能力。
發力“雙碳”主戰場。東風公司已完成50kW、80kW、120kW燃料電池系統開發,並開發了國內首款量産的全功率燃料電池乘用車東風“氫舟”。
自動駕駛加速落地。2021年,東風率先佈局L4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L2級自動駕駛技術量産;東風悅享無人駕駛智慧園區産品在全國30多個城市落地,東風Robo Taxi、東風商用車L4級無人駕駛集卡在各場景下穩步運營。
“十四五”期間,東風公司研發投入將達1000億元,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強度不低於6%,著重加強造型能力、新能源智慧網聯測試能力、軟體技術和軟體工程能力建設。
挑戰400萬輛銷售新目標
1月1日,東風商用車2022年第一台龍擎動力總成DDi11發動機下線。元旦前夕,東風商用車動力總成事業部50多名員工對設備進行突破性集中改造,用大幅提升的生産節拍,打出了新年的“快節奏”;
1月4日,東風日産e-POWER在天津交付1000輛,這是e-POWER中國首款車上市以來,全國最大的一場交車儀式;
1月6日,2022年第一輛嵐圖FREE新車下線……
跑好開局起步“第一棒”,才能贏得全年主動。2022年,東風公司將挑戰400萬輛汽車銷售目標。
在竺延風看來,伴隨著新一輪能源革命、智慧革命和互聯革命,汽車産業呈現“五化歸一車”和“一車通四網”的趨勢。“五化”即輕量化、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四網”即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和金融網。東風公司將把握汽車消費升級的趨勢,大力推動産品、技術和服務模式創新,大力推動數字化背景下行銷和服務變革,實現從經營産品到經營客戶的根本轉變。
擁抱産業風口,東風公司正在新能源和智慧駕駛兩大領域力推“躍遷行動”,計劃“十四五”期間年産銷新能源汽車100萬輛;L2級至L3級新車滲透率提升至50%以上,L4級智慧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示範運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張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