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華師日語系女生把自己“轉”進了北大物理學院
2022-03-17 11:08:1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愛跳舞 愛乒乓 愛物理 華師日語系女生把自己“轉”進了北大物理學院

華師日語系女生把自己“轉”進了北大物理學院_fororder_01

耿新月(前)和隊友們一起排練舞蹈。

華師日語系女生把自己“轉”進了北大物理學院_fororder_02

耿新月正在做物理實驗。

  做畢業設計之餘跳跳舞、打打乒乓球,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女生耿新月的生活輕鬆又充實。作為一名進校時日語系的“前文科生”,耿新月已保研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即將踏上探索物理學奧秘的新征程。

  這個從3歲起就愛上舞蹈、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大四女生,連續3年獲評學校“三好學生”,也是國家獎學金、學校博雅銀桂獎學金獲得者,是老師、同學眼中的“物理學霸”。

  ■ 日語系學生到物理專業課堂“蹭”課

  耿新月在湖北孝感市讀高中時是一名理科生,考入華中師大後被調劑到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在她看來,轉學物理學專業是她大學期間作出的一次重要決定,是“遵從本心而作出的一次最勇敢的選擇”。

  “理科的思維早已成為習慣,那種理性的力量是我所嚮往的。”耿新月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她更喜歡“遨遊在物理的海洋裏”,在微觀世界中發現物質的結構性質,觀察核與核之間碰撞帶來的一系列可能的變化,對浩瀚的宇宙發出“究問”。

  綜合考慮專業前景和發展規劃後,耿新月選擇參加學校物理學專業面試,最終如願成為學校物理專業基地班的一員。她將自己“從文轉理”的經歷稱為“回歸”:“回歸理科生的生活方式,回歸自然科學領域,回歸熱愛,回歸本心,回歸更多可能與未知,回歸理論物理所創造的終極浪漫。”

  “我的備考過程並不像預想中那麼難,而是充滿新奇和樂趣。”耿新月笑著説,平時,除了自學高等數學課程外,她還會悄悄地到物理專業課堂“蹭”課。即使還不是自己的專業課,她也會在每次上課前預習,這讓她的課堂體驗度更高。

  “沒有考試,沒有壓力,也沒有成績,只有對物理的興趣和無窮的好奇心。”耿新月這樣描述自己備考時的狀態。這一過程中,她不斷增強對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歸屬感。“物理是一種深奧的思想,需要一些同頻共振。”

  ■ “沒天分”的學生保研北大

  大二時轉到新的專業,學習之旅並不是耿新月想像中那麼順利。課程多、難度大,她適應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找到學習節奏。

  耿新月認為自己並不算是個有天分的人,於是通過排列組合讓每一個時間段都儘量變得高效。

  “我的進步離不開很多老師的幫助。”耿新月回憶説,在參考全英文文獻時,大量生澀複雜的專業術語常常使她産生閱讀障礙。“尹航教授把我完全陌生的那些英語單詞拆解開,一句一句地講給我聽,幫助我梳理整篇文獻的內容。科研立項時,幽默風趣的秦廣友教授引導我獨立思考,在關鍵處為我指點迷津,耐心解答我的那些‘幼稚’問題。”

  除認真上課,耿新月還積極參加科研立項和學科競賽,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專業素養的機會。她認為,比起簡單記下一個抽象的理論公式,如何能夠將它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更為重要,而科研課題正是實現這種想法的有效方式之一。“我可以將理論全部用在實際模型當中,從而更加清楚地了解其背後潛藏的可能反應。”

  大三時,耿新月的專業課成績排名第二,綜合成績排名第一,並獲得2020—2021學年國家獎學金。去年暑假,她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的夏令營面試,除了翻譯英文文獻,還回答了不少專業知識以及科研立項等相關方面問題。去年9月,她成功保研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 舞蹈是她最好的“減壓劑”

  探索物理奧秘的過程也會給耿新月帶來壓力。每到這時,舞蹈和運動就成了她最好的“減壓劑”。

  耿新月從3歲開始學舞蹈,舞蹈一直是她骨子裏的熱愛。入讀華中師大後,她加入的第一個社團便是華大藝術團whatstep舞團。她告訴記者,舞團每週兩次的訓練是讓她身心空靈的時間。“壓腿、拉伸……一系列練習下來,我大汗淋漓,覺得渾身暢快了。”

  入校至今,耿新月和隊友每年都會出現在學校迎新晚會上,還參加了院級、校級、省級等各類舞蹈比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耿新月看來,每一次聚光燈亮起,自己心中的世界都被放得無限大。“被音樂推到舞台中央,踏著節奏起舞,眼睛裏閃爍著亮光,那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轉到學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後,耿新月還加入了學院乒乓球隊。作為隊長,她帶領隊員們參加2019年和2021年兩屆校乒乓球賽,均獲得亞軍。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耿新月作為大學生志願者參與了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結對教育輔導活動,以及寒假線上義教實踐等公益活動。她在輔導功課的同時,同樣注重細心體貼的心理疏導,幫助孩子們消減線上學習帶來的不安情緒。(長江日報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黨波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