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超20萬尾中華鱘在宜昌放流 新技術為“國寶”護航
2022-04-09 18:57:1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趙春曉

視頻製作:馬張弛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胡禮國):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園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超20萬尾中華鱘放歸長江,大規格中華鱘放流數量創歷史新高。

  本次放流中華鱘均為三峽集團2009年以來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華鱘,放流延續“中、青、幼”相結合的科學策略,最大年齡13歲,最小年齡半歲,放流數量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培育的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 攝影 胡禮國

  “在《長江保護法》實施一週年和十年禁漁的大背景下,此次放流對持續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促進中華鱘自然種群恢復創造有利條件,以實際行動助力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表示。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距今已有1.4億年曆史,是長江珍稀魚類保護的旗艦物種,有“水中大熊貓”和“活化石”之稱,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態等價值。近年來,中華鱘野生種群數量持續衰退,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三峽集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期致力於中華鱘及長江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及研究工作,四十年來,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圍繞中華鱘人工種群建設中的繁育技術、苗種培育技術、發育調控技術開展持續的科研攻關,在率先突破中華鱘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術後,又成功實現25萬尾規模化苗種繁育,為通過人工放流恢復中華鱘提供了有效途徑。

  人工繁殖及放流是魚類物種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通過人工技術手段實現魚類種質的延續並對野生資源形成持續補充。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自1984年以來已連續開展65次中華鱘放流活動,累計放流數量近530萬尾。

  為增加放流規模,緩解野生資源衰減對中華鱘種群繁衍的不利影響,“近年來三峽集團加大中華鱘保護力度,投資3.6億元建設長江珍稀魚類保育中心,建成中華鱘人工種群梯隊,對中華鱘物種保護形成了有效支撐,尤其在當前中華鱘野生種群繁殖艱難,種群數量極度瀕危的狀況下,依託人工種群開展的放流有利於中華鱘種群繁殖恢復。”雷鳴山説。

  中華鱘個體大、洄遊距離遠、生活史複雜,其90%以上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但目前對其海洋生活史階段的生存狀態了解極少。三峽集團立足自主創新,在開展繁育技術、發育調控、種群管理技術研究基礎上,同步開展放流追蹤、海洋生活史研究等科研攻關,對中華鱘保護形成全方位支撐。本年度,科研人員將繼續實施放流中華鱘沿江洄遊和海洋活動的雙路徑監測,評估中華鱘在我國近海海域分佈,分析影響其野外存活及活動的主要環境因子。此項研究,將為下一步中華鱘保護決策的提出提供科學依據。

  據了解,2022年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為系列活動,三峽集團全年計劃放流中華鱘25萬尾,已在3月26日放流約1萬尾,4月9日放流約23萬尾,6月6日將再放流約1萬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