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京劇譚門》(全四卷)新書發佈會在武漢江夏舉行
2022-05-24 17:58:5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5月23日下午,長篇紀實文學《京劇譚門》(全四卷)新書發佈會在武漢市江夏區譚鑫培戲樓,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舉行。

【附參考連結】《京劇譚門》(全四卷)新書發佈會在武漢江夏舉行_fororder_圖片1

長篇紀實文學《京劇譚門》(全四卷)新書發佈會在譚鑫培戲樓舉行 攝影 胡禮國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夏區作協副主席陳本豪,于花甲之齡筆耕十年,寫就大型紀實報告文學《京劇譚門》(全四卷),該書全景再現了以譚鑫培為代表的譚門七代投身中國戲曲事業,在京劇“譚派”藝術的形成、發展、創新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全書歷史跨度一百餘年,涉及眾多歷史人物和重大事件,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京劇史”。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夏區作協副主席陳本豪分享創作經歷 攝影 胡禮國

  《京劇譚門》(第一卷)于2017年出版,被列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2021年《京劇譚門》(全四卷)創作完成並出版,2022年4月被推薦入圍第八屆魯迅文學獎,開創了江夏文學創作新高度。

  發佈會上,江夏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柳長勝向市民之家、區圖書館、江夏一中、金港一號圖書館、江夏區全國京劇少兒基地、荷香書坊等6家單位代表贈送《京劇譚門》(全四卷)。

  據介紹,100多年前,6歲的譚鑫培隨父親離開故鄉武漢江夏,走出了一條輝煌的戲曲之路,開創中國京劇的第一個門派——“譚派”。2009年,第五代譚門嫡傳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元壽先生率譚門三代人回到譚門故里——武漢江夏,從此,“京劇譚門”成為江夏文化一張特有的文化名片。

  近年來,江夏區精心修建譚鑫培公園和譚鑫培戲樓,舉辦“京劇譚門故鄉武漢(江夏)行”,開展“紀念譚鑫培先生誕辰170週年”系列活動,組織譚鑫培京劇藝術展,成功舉辦七屆“江夏杯”京劇票友邀請賽,傾力打造譚鑫培京劇文化品牌,推進江夏戲曲文化蓬勃發展。(文 胡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