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鐘祥市胡集鎮羅山村“四辦”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2-07-14 16:56: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粉墻、黛瓦、籬笆;小橋、流水、花架;綠樹、池塘、荷花;蔬菜、瓜果、雞鴨……7月初,荊門鐘祥市胡集鎮羅山村四組村民都正江家的四合院宛如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情畫。在這個有著585家農戶的小山村,幾乎每家每戶的四合院都經過認真打理,為鄉村“美顏”扮靚顏值、提升氣質。

  歷經兩年的建設,羅山村環境整治成效凸顯。

  羅山村由康樂和羅山兩個村合併而成,過去交通不便、財務混亂、上訪不斷,支部書記更換頻繁,曾經是鐘祥市有名的軟弱渙散村。2020年9月,羅山村被確定為鐘祥市26個軟弱渙散整頓提升村之一,市委辦派出了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

  農村建成什麼樣?美麗鄉村怎麼建?兩年來,派駐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群策群力創建美好生活,重大事項商量辦、環境整治節儉辦、美麗家園協同辦、産業轉型引領辦,“四辦”描繪出羅山村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煥然一新的羅山村 供圖 鐘祥市委宣傳部

  重大事項商量辦 順民意人心齊

  2020年下半年,羅山村爭取到一個300萬元的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項目。怎樣搶抓機遇發揮好有限資金的杠桿作用?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逐戶走訪群眾,廣泛徵求意見。在黨員群眾代表座談會上,參加會議的黨員群眾一致反對過去項目外包的做法,並舉手表決通過“土”辦法:用“點工”方式做項目,組織本村泥瓦匠自己做,不請專業工程隊進場,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會議現場推薦一名村民代表為項目建設監管組長,給泥瓦匠務工記工;村支部副書記負責材料採購,材料進場拍照、三人簽字、當天記賬;村會計每天出據派工單、派車單,確保工程全程公開透明。此法當年年底在該村一組施行,共開支108萬元,除去塘堰清淤護坡和進組道路擴寬費用,全組86戶環境整治支出戶均不到1萬元。

  重大事項商量辦,引導群眾參與村級管理,村民有事亮出來,支部牽頭議出來,群眾決議定出來,羅山村走出了一條集民意疏導、科學決策、合力幹事為一體的鄉村善治之路。

  羅山村以溫棚為主的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基地 供圖 鐘祥市委宣傳部

  環境整治節儉辦 少花錢可複製

  羅山村在推進環境整治中,堅持發動群眾參與,花小錢辦大事。

  2021年春季,該村四組有兩口塘堰需要清淤護坡,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召集四組群眾開會,最後達成共識:利用舊磚舊瓦護坡,清挖的淤泥就近填埋低凹地,安排群眾代表監督,科學調度挖機和施工人員,就地取材,因勢打造,最終塘堰清淤護坡總費用不超過10萬元。村民還達成共識:小三園建設不用一塊磚,就地取材;環境整治不刷一面白墻、不栽一棵大樹;建築材料直接從廠家採購,花卉苗木直接對接苗圃基地……四組環境整治完工後總投資僅118萬。

  堅持簡潔節儉,用好每一分錢,管好每一分錢,用小錢辦實事,群眾信賴、黨員稱讚,羅山村走出了一條環境整治少花錢可複製的特色之路。           

  美麗家園協同辦 同建設共分享

  羅山村由於歷史欠賬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多,特別是基礎設施嚴重滯後,路溝渠配套建設任務重,農戶庭院環境整治難度大。  

  為解決資金缺口問題,羅山村發動群眾共同參與美麗家園建設。根據群眾意願,農戶庭院統一規劃栽種枇杷,農戶和村集體按1:6齣資興建枇杷採摘園;農戶和村集體各出資一半硬化入戶路;農戶大門樓立面改造各家出材料、集體出工。看見昔日臟亂的村莊變得乾淨整潔、樹木成行、花香景美,返鄉的村民自覺整修廢舊房屋。僅2021年春節期間就有6戶全面翻修房屋,2戶拆舊新建房屋,3戶自費修建花壇、硬化魚池。該村一組一名在外的愛心人士還主動資助37萬元,為村部廣場和通村主幹道鋪設瀝青4000多平方米。

  環境美帶動了文明美。村民主動落實門前“三包”責任,主動清掃房前屋後,促進了村莊保潔常態化,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良性循環之路。

  産業轉型引領辦 産業興鄉村興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關鍵。

  羅山村探索發展智慧農業,引進新佈局聯手先正達集團打造MAP示範農場,首期連片流轉1000畝發展溯源智慧農業;探索開發特色産業,引進湖北佳鼎農業有限公司牽頭租賃耕地,開發黃金白芨種植項目,簽訂2000畝白芨種植合同;探索做優集體産業,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社集體經營,新建一個佔地20畝的高效示範基地,發展以溫室大棚為主的高效設施農業,實現村集體年增收12.5萬元;探索做活庭院産業,引導有條件的農戶先行先試示範經營,農旅文結合,利用閒置禾場、荒蕪圍林和多餘菜園,每戶興建半畝枇杷採摘園;在207國道兩邊,利用閒置房屋興建農家樂,把閒置庭院變成綠色銀行;探索做大勞務産業,組織流轉耕地後的富裕勞動力外出務工、年齡大的就近打工、有條件的就地創業。  

  “五型産業”的探索讓羅山村走出了一條“産業脈動”強勁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文 伍金鳳  江克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