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祠 攝影 魏啟揚
屈原是兩千多年前(約西元前340~約西元前278年)戰國時期(約西元前475年~約西元前221年)的一位楚國官員。他的詩歌具有瑰麗的意象,洋溢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流芳百世經久不衰。
屈原出生於楚國歸鄉樂平裏(今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屈原村)。在樂平裏,至今留存著屈原相關遺跡。秭歸人民先後在屈原故里修建了屈原廟、屈原祠等,世代紀念這位偉大的先祖。
他洞悉政治局勢,起草變革方案,對內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舉賢授能,彰明法度,兩次作為楚國特使出使齊國。但因遭他人詆毀,屈原被免除職務。
他遠離故土,仍心繫國事。他在《哀郢》中深情地寫到:“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西元前278年,楚國都城被秦國佔領,楚國名存實亡,屈原悲痛欲絕,于農曆五月初五懷石自沉汩羅江。
相傳屈原投江後,楚國百姓紛紛劃船趕來打撈,滿載用糯米蘆葉包裹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水族們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便成為紀念屈原的端午習俗。
屈原雕像 供圖 秭歸縣委宣傳部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他是”楚辭“的創始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的詩歌中有25首流傳下來,其中包含《離騷》《九章》《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千古流傳,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
龍舟賽前祭屈原 攝影 魏啟揚
屈原的忠貞、愛國、求索精神,成為後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種高尚精神。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屈原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009年,以紀念屈原為內涵的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節日。
“沿著長江遊湖北”端午主題海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