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對涉企違規收費行為“亮劍”
2022-08-12 19:10:5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對涉企違規收費行為“亮劍” 我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助企業渡難關複元氣

  近日,省發改委、省經信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印發《湖北省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堅持對違法違規收費行為“亮劍”,打通降費減負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幫助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渡難關、複元氣、助發展。

  “1+5+N”堅決整治涉企收費“三亂”行為

  保市場主體是當前穩經濟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整治涉企違規收費、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直接關係廣大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對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湖北省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一些行業和部分企業生産經營仍然困難。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加大政策力度,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湖北省也出臺了133條一攬子配套落實政策措施、“服務業45條”等針對性政策。只有這些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才能真正起到助企紓困效果。

  對於此次專項整治行動,湖北省採取“1+5+N”方式開展,即制定1個總體實施方案,重點聚集交通物流、水電氣暖、地方財經、金融、行業協會商會及仲介機構等5大領域和根據湖北省實際情況開展的醫藥、涉農等N項其他重點領域。

  整治內容包括,全面排查重點領域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堅決整治涉企收費“三亂”行為,重點查處落實降費減負政策不到位,借疫情防控違規設立收費項目,不按要求執行國家和省已出臺的涉企優惠收費政策,導致企業運營成本過高、影響企業發展的行為等。

  “這次行動參與部門之多,涉及領域之廣、工作要求之高都是近年來的首次,為的就是重拳出擊、猛藥去苛,嚴厲打擊各類涉企違規收費行為,保障降費減負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穩定市場預期,保市場主體,穩住經濟大盤。”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8月底前聯合檢查組開展實地檢查

  交通物流領域,重點整治水運、公路、航空、鐵路等領域落實助企紓困有關降費優惠政策不到位、繼續收取已明令取消的費用或重復收費、為規避政策規定拆分收費項目、不執行或推遲執行政府指導價等問題。嚴禁有關單位以疫情防控為名向交通物流企業實行強制攤派等,切實保障貨運物流暢通高效。

  電氣暖領域,重點整治不執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利用壟斷地位轉嫁應由自身承擔的費用、自定標準自設項目收取費用、對計量裝置及強制檢定違規收費等行為。重點整治非電網直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違規加價等問題,嚴禁供電價格上漲超過政策規定的最大允許上浮幅度。

  地方財經領域,重點整治降費減負助企紓困政策未有效落實、採取打折扣搞變通方式侵蝕降費減負紅利、相關政策紅利未及時有效惠及市場主體等問題,嚴禁違反收費基金立項審批權限自立名目收費、擴大收費範圍、提高徵收標準等,確保取消、停徵、免征及降低徵收標準的收費基金落到市場主體。嚴肅查處徵收過頭稅費、向市場主體強制或變相攤派等加重市場主體負擔等行為。

  金融領域,重點整治商業銀行未按規定披露服務價格信息、超出價格公示標準收費、只收費不服務或少服務、未提供實質性服務而收費等問題,查處利用優勢地位轉嫁應由銀行承擔的費用、貸款強制捆綁金融産品或服務、未落實國家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銀行服務收費優惠政策和措施、執行內部減免優惠政策要求不到位等行為。

  對行業協會商會及仲介機構,在已有清理整治工作基礎上,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違規收費問題“回頭看”,重點整治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委託事項及其他行政影響力強制或變相強制企業入會並收取會費、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強制市場主體為行業協會商會贊助、捐贈,強制市場主體付費訂購有關産品等行為。嚴肅查處仲介機構超過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違規收費、向市場主體轉嫁應由政府部門承擔的費用、將行政審批事項轉為仲介服務並收費等行為。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到11月底,共分為部署準備、自查自糾、實地檢查、整改治理、總結評估、鞏固提升六個階段。

  目前,全省各地相關部門正在通過12315、12345等熱線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對涉企違規收費的投訴舉報。8月底前,湖北省將組建聯合檢查組,根據有關問題線索和自查自糾情況,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重點領域涉企收費情況開展實地抽查檢查,對發現的涉企違規收費項目要嚴肅整改、堅決取消,對違規收費主體綜合採取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方式予以聯合懲戒,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例公開曝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通訊員 汪辛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