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大旱大考!荊楚幹群眾志成城降旱魔
2022-08-18 09:44:4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大旱大考!荊楚幹群眾志成城降旱魔_fororder_01

8月14日,咸寧市鹹安區馬橋鎮幹群在引水灌溉農田。(視界網 袁燦 攝)

  大地乾裂,莊稼焦渴……

  七月以來,烈日炙烤著荊楚大地。

  當前,湖北人民正在加快建設先行區;莊稼地裏,正值中稻的灌漿關鍵期……大旱大考,應對近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旱情,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汛抗旱救災“關係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的指示精神,牢牢樹立“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圍繞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精準施策,科學應對,力降旱魔。

  大旱大考

  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2020年戰勝超級大洪水,2021年降伏20年一遇的漢江秋汛。近十年來,坐擁長江、漢水、清江的千湖之省,荊楚大地似乎告別了旱魔的威脅。

  但是,今年入梅以來,千湖之省連連“喊渴”。

  雨情告急!

  7月7日以來,全省累計降雨量104.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排歷史同期倒數第5位。

  晴熱無雨,氣溫持續攀升。全省平均氣溫30.1℃,較常年偏高1.9℃,排歷史同期第1位;平均高溫天數20.5天,比常年同期偏多9.3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90%的縣市都出現37℃以上的高溫,8月13日17時,十堰竹山以44.6℃的高溫達到湖北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水情告急!

  長江、漢江來水由豐轉枯、下降明顯,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平均入庫流量較歷史同期分別少四成、六成。江河水位較歷史同期總體偏低,長江、漢江幹流主要控制站水位均處於歷史同期最低或接近最低水準。

  全省庫塘總蓄水量163.3億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庫蓄水103億立方米,較歷史同期持平。湖泊總蓄水量46.3億立方米,其中五大湖泊蓄水比歷史同期偏少29%。

  旱情迅速蔓延!

  據統計,近一週來,湖北省受旱農田面積日均增加50萬畝以上。截至8月16日,全省農作物因旱受災面積635.8萬畝。乾旱災害造成17個市州、78個縣市區、419.99萬人受災,全省國土範圍特旱發生面積10.4%,重旱發生面積19.5%,中旱發生面積22.1%,輕旱發生面積28.6%。飲水困難需救助15.13萬人。

  為了應對急速發展的旱情,8月13日14時,省防辦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全省16個市州、67個縣市區均已啟動抗旱應急響應,其中8個縣市區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8月16日17時,武漢中心氣象臺發佈乾旱紅色預警信號。

  超級高溫持續炙烤著大地,超級大旱考驗著湖北!

  幹群一心迎難而上

  8月17日,吳嶺水庫開啟溢洪道,為天門清垱水庫應急補水;漳河水庫放水6800萬立方米,為183萬畝農田“解渴”……截至17日,全省4800多座水庫放水灌溉,日灌溉水量1.13億立方米,出梅以來累計供水約26億立方米。

  旱情就是命令!

  省委、省政府發起總動員。8月12日,全省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堅決打好打贏全省抗旱減災這場硬仗。

  省應急管理廳建立“日會商”“日調度”機制,與氣象、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每日線上滾動會商,編制乾旱形勢分析報告,調度抗旱作戰圖。

  水利部門科學調度水源,把飲水安全擺在首位。採取架機抽水、築壩攔水、打井找水、應急送水等措施,努力保障人畜飲水和灌溉用水。7月10日以來,長江、漢江幹流主要閘站累計引水13.30億立方米,全省大中型灌區夏種累計供水近60.4億立方米,灌溉農田3756萬畝。

  中稻佔湖北糧食産量近半,農業農村部門千方百計抗旱保秋糧,13個服務指導組分區包片開展378次督導,因地因作物落實深水勤灌、以水調溫、追肥壯苗等抗旱措施。省農業農村廳、省糧食生産專家組共組成4個抗旱生産隊,兵分四路,為在田作物“把脈開方”。

  氣象部門成了“追雲急行軍”,在軍民航空管、公安等多部門支持下,十堰、襄陽、恩施、宜昌等多地區及時開展空地協同人工增雨作業。

  省財政廳緊急撥付抗旱補助資金5000萬元,支持受災嚴重地區開展人工增雨,興建抗旱水源工程,添置提運水設備,實施秋糧作物“一噴多促”、肥水調控等多種抗旱減災措施。並督促各級財政部門壓實抗旱投入責任,全力保障旱區人畜飲水安全,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如果出現用水困難,群眾可撥打119進行求助。”截至8月16日,全省消防救援隊累計出動消防車輛300台次,運送生活用水4582噸。

  湖北電力公司開通抗旱用電“綠色通道”,保障抗旱電力供給。出動抗旱保電人員2973人次、車輛1496台次,為抗旱泵站增換配變102台,維護線路353公里,檢修抗旱泵站設備1225次。

  各地聞令而動,科學減災、精準調度。宜昌市架設應急供水管道105千米,新建水源40處,送水825車4381噸;黃岡市人工增雨15次;在房縣,沙河鄉火光村村民齊出力,上山找水源,打水井、建水窖、鋪水管,引水到村裏……

  幹群一心抗旱魔。截至8月17日,全省參加抗旱的幹部群眾141.74萬人,累計投入抗旱資金7.8億元,投入抗旱泵站3.25萬座、機電井1.58萬眼、機動抗旱設備25.73萬台套。

  湖北旱情也牽動著北京各部委的心。農業農村部派出“科技專家隊”到湖北一線指導抗災,財政部第一批撥付抗災資金一千多萬元,中國氣象局緊急協調人工增雨作業飛機馳援湖北,水利部長江委加大三峽水庫下泄流量,8月16日12時起,三峽水庫5天內將為長江中下游補水約5億立方米……

  人工增雨送甘霖

  下雨了!下雨了!

  8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安山街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作業站,一場人工增雨作業正緊張進行。申請空管,安裝火箭發射架,實時監視衛星雲圖,工作人員嚴陣以待。

  下午4時24分,“嗖嗖……”4枚火箭彈攜帶催化劑從4管發射架呼嘯而出,沿著東南方向鑽進雲層。約摸10分鐘後,雨從天而降,滋潤乾渴大地。

  “人工增雨成功!”江夏區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范純勇介紹,半小時,山坡街道降雨量達32.4毫米,湖泗街道降雨達28.2毫米,兩個農業大鄉的莊稼得救了。

  不靠龍王靠科技。全省旱情肆虐,襄陽、黃岡、咸寧、宜昌,湖北各地都緊急行動起來,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介紹,8月15日,湖北省開始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主要針對目標雲係,捕捉有利時機,通過飛機、火箭、高炮、高山煙爐等工具精準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向雲中播撒碘化銀、乾冰和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8月17日上午10時58分,一架“空中國王350”高性能人工增雨飛機從襄陽劉集機場起飛,圍繞荊州、武漢、咸寧、鄂州、黃岡、黃石、荊門、隨州等地作業,燃燒煙條20根,飛行4個小時後於15時09分返回襄陽降落。

  據介紹,目前中國氣象局的高性能飛機“新舟60”和湖北省楚天通航“空中國王350”,兩架飛機隨時待命上天。

  據統計,全省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及時開展空地協同人工增雨作業。8月15日8時至17日19時,全省共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7架次,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23次。

  8月16日20時至8月17日20時,受天氣系統和人工增雨作業共同影響,十堰、襄陽、神農架、恩施、宜昌、隨州、荊門、孝感、武漢、黃岡、黃石、鄂州、咸寧共911站出現降雨,有224站雨量超過10毫米,7站超過25毫米,其中十堰、宜昌、孝感、黃石有9站達到50毫米以上,最大為宜昌五峰長坡達103毫米,小時雨強最大為孝感大悟黃站61.3毫米。

  局地旱情暫時得到緩解。

  另一抗旱“利器”——大型引調水工程,也在今年抗旱中大顯神威。引江濟漢工程管理局副局長華永介紹,出梅以來,該工程累計引水11.34億立方米,向漢江補水10.1億立方米,向長湖等補水1.24億立方米。鄂北地區是有名的“旱包子”,今年全線通水的鄂北水資源工程在6月21日首次啟動應急抗旱輸水,累計供水1.36億立方米,沿線襄陽、隨州、孝感多地受益,僅向棗陽就調水約400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旱情。

  抗大旱 抗連旱

  充足的水源,是抗旱的底氣。

  今年初,根據氣象專家中長期預測,今年長江中下游水情與雨情是偏緊年成。旱情發生前,省水利廳根據中長期預報,搶在三四月降雨期,加強水庫湖泊蓄水存水,最高時蓄水較往年同期偏多23%。

  “這一科學預判為今年抗旱預留了較充足的水源。”省水利廳一專家説,未來一段時間,仍然要抓住一切機會蓄水儲水。今年7月20日,漢川市抓住強降雨時機,通過提前停機、關閘蓄水,增加蓄水3600萬立方米。專家建議,在沿江沿河地區調度涵閘泵站引水充蓄溝渠,儲備灌溉水源;在山丘地區發揮水庫塘堰蓄水功能,搶抓局部降雨時機,科學攔蓄雨洪。

  抗旱更需從節水開始。在宜昌當陽市王店鎮史店村,採取輪灌、淺灌,杜絕大水漫灌現象,節水三成;棗陽對沙石黃等灌區進行配套和節水改造,提高渠係水利用系數及輸水能力,新市、鹿頭等鎮以及石臺寺灌區,採用低壓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措施,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應城利用大富水“水系連通”工程潤澤沿線29萬多畝農田,抽水效率足足提升3倍。

  據氣象部門預報,8月底前湖北省晴熱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降水異常偏少;預計9月全省總體高溫少雨,降水鄂西北西部偏多一成,其他大部偏少一至兩成;與常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氣溫偏高0.5℃至1.5℃。一段時期內,湖北省抗旱工作總體形勢嚴峻,各地旱情快速發展,抗旱投入持續加大,抗旱矛盾和困難日益增多。

  未雨綢繆,抗大旱,抗連旱。面對大自然的又一次考驗,必須進一步強化政治站位與極值思維,做抗禦最嚴重多季連旱的充分思想準備,強化統籌協調,增強工作合力;精準預報、科學應對,保供水、保生産、保安全,不勝不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冬林 崔逾瑜 艾紅霞 汪訓前 曾莉 通訊員 何少斌 劉慶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