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精準扶貧,十堰市鄖陽區城東15公里處,崛起一座菇鎮襪都。
5年前,這裡的山嶺還是雜草叢生。2018年,一年之間,165棟35萬平方米居民樓拔地而起,與之配套的工廠、醫院、學校、商店相繼落成,天然氣、光纖通信、公交車等也通向了這裡。
9月初,秋高氣爽,庫水盈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蹲點小鎮採訪,目睹並深刻感受了走出大山的脫貧戶在這裡安居樂業、砥礪奮鬥的火熱生活。
兩步並作一步走
2015年12月,中央明確,用5年時間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在“十三五”期間完成1000萬人口搬遷任務,幫助他們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鄖陽區位於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內,全區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34萬餘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63%。其中,需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達2.1萬戶6.3萬人,規模居全省第三。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鄖陽區屬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多數偏遠鄉鎮、重點貧困村普遍存在發展容量不足,産業無法配套、自然條件惡劣的狀況。想在鎮內就近易遷安置選址很難,周邊安置又缺乏長遠發展的土地,生産生活條件十分脆弱,大量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需要另外擇址安置。
既然擇址安置,那易遷扶貧與城鎮化能不能兩步並作一步走?
鄖陽區委區政府大膽拍板決定——在城郊選擇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一個可集納全區18個鄉鎮扶貧搬遷對象的集中安置點,永遠拔除窮根!
經過反復論證,充分徵求群眾意願並認可,在獲得省委省政府批復同意後,最終選址在楊溪鋪鎮劉灣村建設青龍泉社區。
兩步並作一步走,關鍵是産業。從易遷規劃開始,鄖陽區就因地制宜,大膽招商,建設香菇扶貧産業園和襪業扶貧車間,確保易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社區同步配套高水準的服務設施。青龍泉學校涵蓋了小學六個年級和初中三個年級。天然氣、安全飲用水也從城區延伸到了這裡,馬路、路燈、綠化、健身、遊園與城區同一標準。
2020年遭遇了新冠疫情後,市區兩級投資2000多萬元,擴建楊溪鋪鎮衛生院,將全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佈局於此,平時為社區提供醫療服務。
按照“交鑰匙工程”的嚴格要求,2019年,全區18個鄉鎮243個村4152戶14892名精準扶貧人口全部走出大山,搬入新居,一步邁入城鎮化。這裡也成為中部地區最大單體易遷安置區,全國第二大易遷集中連片安置區。
精準扶貧,改變了湖北581萬貧困人口的命運,其中,僅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全省31.84萬戶88.23萬名群眾拔除窮根。
一襪一菇兜好底
9月2日下午,青龍泉社區“棉夥棉伴”襪業公司生産車間裏,33歲的質檢班長陳鮮在仔細檢查襪子的品質,遇有品質問題,及時修補。回想早年在外打工的經歷,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陳鮮是五峰鄉柳林村人,以前和丈夫在外常年打工,背井離鄉、收入微薄,高昂的房租壓得夫妻二人喘不過氣,根本攢不下積蓄。自從2019年搬到青龍泉社區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住進整潔寬敞的新樓,還進入“棉夥棉伴”襪業公司就業,每月工資6000多元。
和陳鮮一樣,現在廠裏的500余名員工大多來自青龍泉社區。
公司辦公室主任張浩告訴記者,公司主要生産各種兒童、男女高檔休閒襪、運動襪,遠銷海外。
搬遷易,紮根難。難在就業與生活。為此,鄖陽區聚焦一襪一菇進行招商。
2018年,“世界襪王”上海東北亞新公司入駐社區,在建設集中安置社區時,同步建成湖北棉夥棉伴智慧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裝備襪機1651台。目前,全社區招商引資襪業企業30余家。僅東北亞新公司就穩定在崗500余人,輻射帶動各鄉鎮加工點1000余人就業,可年産襪子1.5億雙,年實現産值約4.5億元,帶動1500余人就業,年人均增收3萬元。
“真沒想到,人口聚集後形成的勞動力洼地也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名片。”社區黨委書記侯曉東興奮地説。
引襪企帶就業,種植小香菇帶創業。
十堰當地農民有種植香菇的傳統。但是許多農民被技術、資金與銷售攔在致富門外。
青龍泉社區在香菇種植創業上也模倣起“交鑰匙工程”:為給群眾就業搭建平臺,以獎代補、免費提供工具、技術員跟蹤服務,組建香菇合作社帶著農民闖市場。
黃躍軍2019年從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遷入社區,當年種了8棚香菇,次年收入便達20萬元,采收季有時一天請工上十人,每年發工資4萬元。他説:“易遷戶種香菇有政策支持,可申請‘香菇貸’。‘香菇貸’戶均5萬元,兩年一個週期,頭兩年免息,今年免息又延長一年。”趁著政策好,黃躍軍又擴大兩個大棚,總共10個大棚投入26萬元,並投了香菇保險。
“來,瞧一瞧,看一看,9.9元包郵的雞油菌先到先得啰!”社區新建的網絡直播帶貨演播室內,家住114棟的韓文軍對著手機鏡頭大聲叫賣。從2021年開始,每晚8點半,韓文軍與兩個弟弟準時出現在直播間,和網友互動。
2018年搬遷至青龍泉社區後,韓文軍承包了4000棒香菇,産品賣給香菇商販,第一年就掙了近3萬元。有著10年電商經驗的三弟韓文平從中嗅到商機。説幹就幹,兄弟3人分工明確,由韓文平牽頭負責賬號運營,二弟韓文兵負責直播後臺管理,大哥韓文軍本色出演主播帶貨主持人。韓文軍不僅直播賣掉了自己種的香菇,還幫助社區其他居民售賣香菇,累計網絡銷售3萬斤以上,韓文軍一家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目前,全區高標準建設香菇園區1200畝,四季出菇大棚667個,生産板房772套,浸泡池747個,烘乾爐772台,年種植菌棒600萬棒,實現産值4800萬元,共計帶動社區667戶2664人增收脫貧。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香菇銷售一度遇阻。區裏請來市內外20多家公司與電商平臺在社區駐點收購。同時,社區積極推進大棚改造,推廣四季種菇,並研發香菇脆、香菇醬、香菇茶等衍生産品,目前已涵蓋三大類7個品係100多種單品。
一襪一菇,徹底為社區脫貧群眾兜了鐵底。
後扶之路寬又平
據統計,青龍泉社區老弱病殘特殊群體有6000多人。這樣一個超大型集中安置區,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任務艱巨。
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瞄准將安置區打造成鄉村振興樣板的目標,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省發改委、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21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印發了《湖北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實施方案》,明確每年安排省預算內固定資産投資1.5億元用於後續扶持。
防止返貧重要是精準監測、精準幫扶。區鄉村振興局派駐社區工作隊員定期開展“戶戶到”走訪活動,動態監測每戶就業、醫療等情況,鞏固脫貧成果,落實幫扶責任、幫扶政策、幫扶措施。社區有6戶納入重點監測戶,200多人納入低保。
兩步並作一步走,在幾萬人洗腳進城後,社區治理成為新的課題。鄖陽區成立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入駐3年,探索出一條“1+2+4+N”易遷後扶路子。
咬定打工經濟不放鬆,鼓勵有能力的脫貧戶外出務工增加收入。侯曉東説,社區最高峰時有5000多人在外打工。並且,鄖陽區與比亞迪等大型公司建立訂單培訓機制,開展技能培訓,幫助“香菇小鎮”易遷群眾就業2845人。
全力打造襪業和香菇兩個主導全産業鏈,區政府招商引入“棉夥棉伴”項目,現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單體襪業車間。香菇産業更被列入省、市、區三級重點農業産業鏈,其中市、區鏈長均由市、區主要領導擔任,聯農帶農近千名居民。
與此同時,加大技術培訓,鼓勵有小作坊、小編織、小加工、小買賣經驗的農戶,或居家或租賃商鋪或進駐農貿市場繼續發展“四小産業”,豐富小鎮服務內容和産業業態,目前“四小産業”創業戶累計超過120戶,帶動近400人脫貧致富。
此外,通過多渠道促進靈活就業,積極開發物業、綠化、保潔、保安等城鎮常態化物業服務,從遷入群眾中選聘網格員、樓棟長開展日常管理,長期保持160人左右,月人均收入超過1500元。最近又新成立物業公司,在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同時,開發物業管理崗位70多人。
中秋來臨之際,走在整潔乾淨優美的青龍泉社區,快遞店、商店超市、美發店和酒店小飯館隨處可見,儼然一個全新的城市社區模樣。
“城市化最難的是人的城市化。”侯曉東稱,為此,社區經常舉行各類培訓與文化活動,講法律,説規範,建成3年多來,實現了零上訪、零案件、零事故,小鎮居民安居樂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3980元增長到2021年的15130元,高出全區人均可支配收入13%。社區榮獲“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等榮譽稱號。
城鄉一體,産城互動,生態宜居;從大山到平原,從田間地頭到基地車間,如今的青龍泉社區1.5萬名脫貧群眾,一步跨千年,農民變市民,家家房屋擁有産權證,戶戶擁有不動産,與全省581萬脫貧群眾一樣,站在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激情昂揚,闊步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中朝 劉澍森 通訊員 蘭昌林 李尚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