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荊楚山鄉美
2022-10-12 08:58:2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1

一對新人在武漢市黃陂區杜堂村舉辦草坪婚禮。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2

村民在宣恩縣彭家寨吊腳樓裏晾曬收穫的玉米棒。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3

孝昌縣鄒崗鎮林場新村,一塊塊藍色的光伏電池板與民居、魚塘相互映襯,蔚為壯觀。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4

麻城市黃土崗鎮桐枧衝村茯苓窩,村民在由老屋升級改造的共享民宿裏忙碌。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5

2012年以前,麻城市閻家河鎮古城村,當家塘荒廢、雜草叢生,岸邊亂搭亂建,是深度貧困村。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6

經過“共同締造”,古城村煥然一新,成為全省共同締造示範村。圖為2022年7月26日,藍天白雲下的古城村。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7

麻城市閻家河鎮石橋垸村,村民在廣場上休閒娛樂。

荊楚山鄉美_fororder_08

我省最大的易遷安置點——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又名“香菇小鎮”。

  (一)

  湖水映碧空,雲霧繞青山,高山村坐落在黃石市陽新縣美麗的仙島湖畔,是湖北旅遊名村。

  “上菜嘍!仙島湖的黃辣丁燉豆腐。”10月1日,仙島風情農家樂,尹傳富一邊端著拿手好菜,一邊忙著招呼客人。

  52歲的尹傳富,曾外出務工多年,2019年,看到村裏遊客多起來,他改造自家的三層小樓房,辦起了農家樂。因價格實惠,農家菜地道,吸引不少遊客吃飯歇腳。妻子林鳳萍,則在當地的天空之城景區當導遊,每天開直播推介家鄉的好山水。夫妻倆在家門口年收入16萬元,老人孩子都能顧得上。

  “吃上旅遊飯,我們的日子紅紅火火!”尹傳富笑道,村裏有38家農家樂。

  十年前,高山村仍守著“天生麗質”的好山水,過著“蓬頭垢面”的苦日子。

  “那時村裏都是土坯房,大多村民外出打工,是典型的空殼村。”村支書駱名忠説,2014年他剛上任時,村集體負債90萬元。

  當地把鄉村旅遊作為振興鄉村的“金鑰匙”,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來源,新建楊梅、藍莓、桑葚等採摘園500余畝,開發出“仙島紫紅”水果酒等特色旅遊商品。今年,村裏還引進仙島湖歡樂島項目,建成後,年可接待遊客50萬人次,年産值超億元。

  “甩掉空殼村的帽子,我們村成了旅遊名村哩。”駱名忠感嘆,綠水青山真是金山銀山,今年村集體收入將突破百萬元。

  消除貧困,詩意棲居,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

  在武漢市黃陂區杜堂村,新人在秀美的草坪上舉行婚禮;在麻城市閻家河鎮石橋垸村,村民在整修一新的廣場上休閒娛樂……

  從幕阜山中到大別山下,曾經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早已舊貌換新顏。

  (二)

  秦巴山區腹地,十堰市鄖陽區青龍泉社區,每當夜幕降臨,山鄉熱鬧起來。

  很難想像,十年前,這裡的夜晚還是一片寂靜。

  2018年,幾乎一年之間,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單體項目——“香菇小鎮”在雜草叢生的山嶺間拔地而起。

  次年,鄖陽區18個鄉鎮1.5萬餘群眾從山川阻隔、交通閉塞,“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山窩窩”“石頭縫”中搬出來,住進新居,一步邁入城鎮化。

  10月7日,香菇大棚裏,67歲的謝太國和老伴正在管護香菇菌棒。不遠處的社區菜市場裏,他的兒子和兒媳在經營的超市裏忙碌。

  4年前,謝太國一家從30公里外的五峰鄉大山上搬下來,住進青龍泉社區125平方米的四居室。種香菇,開超市,一家人年收入十七八萬,比4年前翻了近十番。

  “想都不敢想,我一把年紀還能搬出四處漏風的茅草屋,在城裏享晚年。”謝太國説,易地搬遷實現了他家幾代人走出深山、擺脫貧困的夙願。

  搬得出,還得“紮下根”。在青龍泉社區,像謝太國一家一樣,人人有事做,戶戶對接扶貧産業。“香菇小鎮”配套建成的1200畝香菇産業基地和30余家襪業企業,成為易遷群眾脫貧兜底産業。

  “挪窮窩”“換窮業”,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十三五”時期,僅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全省88.23萬名群眾拔除窮根。

  這十年,我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省58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荊楚篇章。

  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省鄉村振興局成立,4.26萬餘名幹部進駐村組一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荊楚山鄉的未來,定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宜居宜業。(圖/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向能來 肖傑 周家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