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襄陽襄城經開區連續4年産值增速超12%
2022-10-13 09:44:1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10月9日,湖北荊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維鹽生産線中控室內,38歲的楊超緊盯顯示屏,左手拿著對講機,右手操作控制臺。“前幾年,從投料到轉運,都要站在反應釜前,填進去、再掏出來,如今安全簡便多了。”他説。

  這是襄陽市襄城經開區轉型升級的一個剪影。

  2018年,襄城經開區因安全生産、生態環保問題被省政府列入A類(高風險)園區,隨時可能被取締關停。2021年,該園區産值達221.21億元,連續4年增速超過12%,獲評全省循環經濟發展重點支持園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今年6月,經省政府核準批復,園區面積由773公頃擴大至1108公頃,目前正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航天化學、新能源新材料4條百億級特色産業鏈。

  投資50億元,築起安全防線

  今年年初,襄城經開區建起第一座消防救援站,配備了襄陽主城區第一輛防化洗消車,還有全市兩台最先進的消防機器人。

  安全生産,一道不願重揭的傷疤。成立於2008年的襄城經開區,主要功能是承接襄陽城區化工企業搬遷。由於種種原因,襄城經開區從運行之初就被安全問題困擾——線纜私接亂搭,耗能居高不下,安全設施器材幾近為零……

  痛定思痛,襄城經開區開啟重生之路——“六縱六橫”路網格局基本建成,配套綠化、亮化工程均已完成;綜合管廊、消防站、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等8個項目投入使用;供熱管線、雨水泵站、環衛設施等9個配套設施項目在建。

  “我們只需輕點滑鼠,就可將危險源的溫度、濃度、液位、壓力等相關信息同步推送給管委會領導、企業包保領導、應急部門、消防部門等,並與省市相關單位實現數據共享……”10月8日上午,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觀看了一次模擬安全事故處置:消防救援車輛和人員8分鐘就抵達現場,以前類似事故需要從主城區調動車輛人員,路程20公里,耗時30分鐘。

  目前,園區13處重大危險源的80余路監控視頻和230余路關鍵指標,全部錄入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兼具自動報警和自動停機功能。園區還組建14支危險化工工藝處置隊。

  2020年以來,襄城經開區已累計投資50億元補齊安全生産短板,園區安全等級由A類(高風險)降至C類(一般風險)。

  從天空到地下,補齊環保短板

  10月9日中午,站在襄城經開區二號路口大氣廠界站下,黨工委書記李超打開手機查看空氣實時數據,“一旦某個數據超標,將進行精準分析定位,為大氣污染整治和生態執法提供數據支撐。”

  類似這樣的大氣廠界站,襄城經開區共設有5處,另外還有9處大氣微站。

  過去,由於“三廢”處置不力,襄城經開區園區內很多企業被要求停工停産,並與周邊村民矛盾重重。

  提升環保水準,刻不容緩——

  在全省率先建起化工園區“一企一管一閥系統”,對重點排污企業的PH值、COD、氨氮等關鍵指標實時監測,超標時電磁閥自動關閉,杜絕不達標污水進入園區污水管網;

  投資7000萬元全面更新污水管網、建成污水處理廠,日均處理園區內35家工業企業的污水1.1萬噸,出水達到1級A標;

  建起14處大氣廠界站或微站,當發現大氣污染時,利用成熟的後向軌跡模型,精準鎖定大氣污染排放來源。

  襄城經開區環境檢測中心負責人王曉龍説:“從天空到地下全方位監控,推動園區企業主動節能減排,以此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轉型“蝶變”,增速連續4年超12%

  “安全環保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湖北荊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娜通過手機操作公司安全生産控制系統。她介紹,2019年之前,公司一線職工180人左右,年産值約2億元;公司提升自動化水準後,2021年公司一線職工140人,年産值7.89億元。

  2021年以來,襄城經開區關停17家生産工藝落後的企業,轉型升級36家中低端企業,扶持壯大20家中高端企業。2021年,園區總産值達到221.21億元,連續4年增速超過12%。

  襄陽澤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去主營磷酸一銨和硝酸鈉,年産值在20億元上下徘徊。如今,該企業新建年産5萬噸磷酸鐵生産線和年消耗磷石膏100萬噸的無害化處理生産線,産業鏈邁向中高端,産品附加值翻了幾番。

  6月14日上午,襄城區召開開發區轉型升級工作會議;9月16日,聚焦襄城經開區轉型升級,襄城區政協進行議政性協商。

  “工業經濟是襄城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對開發區轉型升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將抓緊抓實招大引強滿園工程、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工程、産業鏈提檔升級工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工程,切實加快襄城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步伐。”襄城區區長李雲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曾忠保 陳劍 王盛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