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文武兼備盡展國粹精華 湖北省新編京劇《馬超》 精彩首演
2022-11-11 10:41:4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文武兼備盡展國粹精華 湖北省新編京劇《馬超》 精彩首演_fororder_01

京劇《馬超》劇照。(通訊員 熊雄 攝)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國粹藝術精華。11月10日,由湖北省京劇院排演的整理改編傳統京劇《馬超》在武漢京韻大舞臺成功首演。全劇高潮迭起的武戲、精彩不斷的唱念做打、層層深入的劇情和豐滿的人物形象,贏得了線下線上觀眾們的喝彩和點讚。

  老戲新編

  傳統京劇新呈現

  京劇《馬超》是在京劇經典傳統摺子戲《反西涼》《戰潼關》《戰冀州》《賺歷城》《兩將軍》《李恢説超》的基礎上,通過剪裁整理改編,創作而成的一部新的京劇武生劇目。全劇講述了西涼守將馬騰被曹操暗害,其子馬超挂帥奔赴中原向曹操討還血債,卻致冤冤相報、險遭圍剿,後幸得劉備賞識、忠心輔漢的故事。

  省京劇院介紹,該劇特邀中國戲曲學院戲文係教授田志平整理改編,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著名戲劇導演周龍擔任導演,戲曲音樂家朱紹玉擔任作曲,京劇表演藝術家朱世慧擔任藝術總監。在整理改編過程中,全劇保留了幾齣傳統摺子戲的精華與精粹,如《反西涼》的靠功、《戰冀州》的“三摔”、《賺歷城》的槍花、《兩將軍》的短打武戲等,在此基礎上,在文戲、武戲、音樂、舞美、燈光等方面都進行了豐富和加強,使得劇情更加合理連貫,人物性格更加豐滿,唱念做打的技術技巧更加豐富,舞臺場面更加好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首演現場看到,該劇在場與場之間的銜接上,巧妙運用了京劇傳統曲牌這一藝術手段來承上啟下;唱腔方面,在繼承京劇傳統唱腔的基礎上,在戲曲旋律中加入了情緒性元素,令人覺得既熟悉又新鮮;舞美方面,打破了傳統舞臺“二道幕”和“一桌二椅”模式,根據每場戲的不同情境進行造型,舞臺效果更富有感染力。

  武生挑梁

  展現演員整體實力

  京劇《馬超》是以武生挑梁、文武兼備的一部戲,充分發揮了湖北省京劇院武生行當應工齊全、武戲實力雄厚的優勢。

  劇中主角馬超由省京劇院優秀武生演員唐愷飾演,他畢業于第六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曾獲CCTV第七屆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

  首演現場,舞臺上的唐愷以優美、穩重、沉著的功架和腰腿功,將“馬超”這一角色演繹得活靈活現。其“雲手”“起霸”沉穩大氣,舉手投足英姿颯爽,盡顯驍勇英武的大將之風。在最精彩的“城下三摔”一段中,主人公馬超由驚詫氣憤到悲痛欲絕,最後元氣大傷,唐愷的表演由弱到強、層層遞進,戲劇氣氛至此達到高潮。整場演出中,他展示了高難度的拋槍、耍槍、轉槍、背槍、繞槍,快節奏的涮腰旋轉、擰腿翻身等,伴隨著唱念做舞,展現出了紮實的藝術功力。

  劇中,也為馬超和馬伕人增加了相應唱段,“武戲文唱”,詮釋英雄對妻兒的深情,塑造了一個雖驍勇無敵卻心無定謀、神無歸屬,最終歸附劉備陣營的三國英雄形象。

  其他演員的武戲表演也高潮迭起,劇中小張飛、小馬超集體“大檔子”(京劇武打表演程式)、雙馬童的“趟馬”精彩紛呈,還穿插了大量翻身、大跳、踢腿、控腿、旋子、翻上等高難度技巧,龍套演員動作乾淨利落、行雲流水,營造出了三國時期金戈鐵馬的舞臺氛圍。

  朱世慧表示,《馬超》這部戲是老戲新編,在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基礎上,把三國“馬超”戲的幾折給攢起來,是為唐愷量身定制,同時也是劇院武戲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全樑上壩

  傾力打造精品劇目

  據了解,為整理改編《馬超》,該劇劇組從劇目策劃、創作到排練演出都傾注了大量心血。該劇從今年年初開始籌備,9月份進入緊鑼密鼓的排練,劇中武生、老生、老旦、青衣、花臉以及醜行均由湖北省京劇院演員出演。

  排練期間,圍繞“整舊賦新不失本真”的宗旨,周龍導演一招一式地説戲、摳戲做示範,一場場、一段段地磨戲,演員的每個動作、眼神都仔細推敲,樂隊的每段旋律、每個音符都力求精準。省京劇院全樑上壩,梅花獎得主、著名奚派老生王小蟬飾演劉備,國家一級演員、裘派花臉江峰飾演曹操,優秀青年張派青衣杜玥飾演馬妻,眾多優秀青年演員聯袂出演,全體演職員緊密配合,呈現了一部技藝高超、氣勢恢宏的武戲作品。

  省京劇院黨委書記朱鳳英錶示,整理改編京劇《馬超》是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具體行動,也是劇院“傳幫帶”優良傳統的傳承,是全院充分發揮能打硬仗、團結協作的“一棵菜”精神的體現。下一步,將在演出中不斷打磨提高,把《馬超》打造成一部常演的武生重頭戲和精品力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孫彩霞 實習生 劉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