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規劃10條“歷史之徑”
2022-11-24 09:23:15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規劃10條“歷史之徑” 加快推進“萬里茶道”聯合申遺 武漢勾畫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大格局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規劃10條“歷史之徑”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武漢規劃10條“歷史之徑”_fororder_01

鐵門關與晴川橋同框。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11月2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獲悉,《武漢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2-2035年)》批前公示發佈,公開徵集意見。記者發現,此規劃勾畫出武漢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大格局,對武漢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盤點。

  武漢是1986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最早的城市建設史始於距今3500多年前的商代盤龍城,歷史文化遺産眾多、類型豐富。此次規劃致力於傳承長江文明,凸顯大江大湖的自然本底與獨特格局,弘揚燦爛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積澱,彰顯“湖光山色、藍綠交織、水城相融”的城市風貌特色,建設江風湖韻、荊楚漢派、多元包容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濱水文化名城。

  ■ 強化自然山水保護

  總體保護結構“一園、三線、八廊、九片”

  武漢市域歷史風貌格局的總體保護結構為“一園、三線、八廊、九片”,“一園”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以歷史城區為核心,以長江武漢段和漢江武漢段為主體骨架,延伸至武漢全市域;“三線”即途經武漢的萬里茶道、漢冶萍工業遺産線路、京廣鐵路三條區域性文化線路;“八廊”是由府河等長江支流與沿線遺産點構成的八條文化廊道;“九片”是文化遺産和生態斑塊相結合形成的九個文化遺産聚集區。

  規劃提出:要強化市域“兩軸兩環、六楔多廊”的自然生態格局保護,保護全市166處湖泊和長江、漢江、府河等河流組成的自然水系網絡;保護全市446座自然山體;保護全市24處自然保護地體系,包括4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20處自然公園。

  規劃提出,要保護自然水體的濱水岸線和公共空間,控制開敞度和視線通廊,塑造富有層次和韻律的天際線;保護自然山體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綠化,控制周邊建築高度,協調好與山體輪廓線的空間關係。

  同時,要保護歷史鎮村和已公佈的1691棵古樹、名木以及其他古樹後續資源。

  ■ 保護主城區特色風貌區

  歷史公園歷史校園都納入保護

  主城區歷史文化風貌格局的總體保護結構為“一心、兩軸、三鎮”,即長江文明之心,由縱向的長江文化主軸,以及橫向的漢江、東西山系共同組成的“山水十字軸”,兩江交匯形成的武漢三鎮,包括武昌、漢口和漢陽。自然山水格局、特色風貌區域、歷史文化遺産為主城區保護重點。

  要保護集中分佈于主城區內的歷史文化風貌街區;保護總面積61.86平方公里東湖國家風景名勝區;保護首義公園、中山公園、解放公園等歷史公園;保護早期選址于武漢的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等歷史性校園。

  此外,要保護集中分佈于主城區的文物古跡、優秀歷史建築等;保護主城區留存的工業遺産、傳統風貌建築及其他文化遺産等。

  ■ 劃定四片武漢曆史城區範圍

  重塑古城歷史景觀講好古城故事

  此次規劃在2010版名城保護規劃確定的舊城風貌區基礎上,劃定四片武漢曆史城區範圍,總面積15.40平方公里。其中,武昌歷史城區總面積7.21平方公里;漢陽曆史城區總面積2.48平方公里;漢口老城歷史城區總面積1.63平方公里;漢口原租界歷史城區總面積4.08平方公里。

  據了解,規劃重點保護其歷史文化遺産和傳統肌理、街巷格局,以及歷史地名、歷史環境要素等,保護武昌古城、漢陽古城、漢口老城的城墻和城門遺址,重塑古城歷史景觀,講好古城故事。

  規劃提出,武昌歷史城區要整體保護蛇山以北的武昌古城風貌,整體保護蛇山以南首義革命文化風貌;漢口歷史城區要整體保護漢口原租界區風貌,整體保護漢正街傳統商貿風貌;漢陽曆史城區要整體保護龜山片區風貌,整體保護漢陽老城傳統風貌。

  ■ 歷史文化遺産活化利用

  加快推進“萬里茶道”聯合申遺

  在規劃保護策略中,還提到要加強歷史文化遺産活化利用,講好“武漢故事”。深入挖掘長江文明和水文化特色,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的建設,打造超級文化IP,講好“武漢故事”,從而擦亮名城的“金字招牌”,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從歷史文化遺産的展示和利用方面,規劃指出:將通過場景縫合,講好武漢故事,規劃“萬里茶道”之路、“百年風華”之路、“辛亥風雲”之路、“華商漢韻”之路、“工業藝術”之路等10條最具武漢特色的主題歷史之徑。

  長江日報記者獲悉,近期保護計劃提出,要深化完善全域全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各主管部門應共同推進各類保護要素的全面保護;修建若干條講述武漢故事的“歷史文化之徑”;加快推進“萬里茶道”聯合申遺工作。

  此外,近期還將推進歷史城區風貌保護與城市更新有機融合,提升名城法制化和智慧化管理水準。(長江日報記者王東方)

  ○ 公示時間為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2月20日。在公示期間,有關單位或個人對該項目審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的,可在公示期間通過以下方式向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反映。

  網上留言

  gtghj.wuhan.gov.cn/gsly320343.html

  郵箱

  kjghc@zrzyhgh.wuhan.gov.cn 

  (請註明“規劃公示”字樣)

  傳真

  027-82700057

  (請註明“規劃公示”字樣)

  信件

  武漢市三陽路13號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信息中心

  (請註明“規劃公示”字樣)

  郵編:430014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