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光谷數字經濟佔武漢半壁江山
2022-11-30 09:39:2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1500多萬元獎勵示範應用場景 光谷數字經濟 佔武漢半壁江山

光谷數字經濟佔武漢半壁江山_fororder_01

11月25日,初冬艷陽下,中國光谷·數字經濟産業園項目(二期)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11月29日從武漢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和新經濟發展局獲悉,該區正在對今年27個數字經濟領域示範應用項目實施獎勵,獎補總金額超過1500萬元。

  其中,武漢亞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基於主動標識的T-Cos工業互聯網平臺”等17個項目,獲評區“互聯網+”示範應用項目,共獎補資金850萬元。武漢必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於人體數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個性化快速3D列印康復支具”等6個項目,獲評區“硬核科技”政策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項目,共獎補資金300萬元。此外,武漢長江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國産化質檢等4個場景,獲批武漢市人工智能示範應用場景,該區各配套獎補100萬元,共400萬元。

  歷經多年深耕培育,光谷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2021年,光谷數字經濟産業總營收超過4000億元,同比增長35%;産業增加值超1300億元,佔光谷GDP比重超過55%;核心産業增加值超過800億元,佔武漢市比重超過50%。光谷,已成為武漢數字經濟發展的主陣地。

  如今,光谷已建成全球最大光纖光纜基地、全國最大光電器件和設備基地、全國最大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擁有新型顯示、下一代信息網絡等三大國家級産業集群;集聚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等數字領域國家級創新平臺28家;培育出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上企業595家,佔全區規上企業總數近1/3。

  今年以來,光谷再簽約引進16個數字經濟方向重點企業,總投資額296.22億元。11月16日,賽迪研究院發佈《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武漢已躋身全國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湖北日報記者張真真、通訊員柯創)

光谷數字經濟佔武漢半壁江山_fororder_02

亞為電子自主研發的T-Cos工業物聯網平臺。(記者 李源 攝)

  亞為電子精準測控 洞悉設備“內心”

  本月,東湖高新區公佈2022年新經濟政策獎補企業名單。其中17個“互聯網+”示範應用項目中,武漢亞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亞為電子)榜上有名。

  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超過萬億元。亞為電子選擇的賽道,是以標識技術服務智慧製造。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亞為電子董事長王瑞看來,“標識+工業互聯網”為傳統行業帶來的變化,就是用精準化測控為精確定義設備,同時讓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建立起雙向聯繫,構建有溫度、有情感的互聯網世界。

  王瑞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起,標識技術歷經商品碼、流通碼、支付碼、萬維碼的四次迭代,但是傳統的標識技術很難透過冰冷的設備讀懂其“內心”的實際需求。“亞為電子開闢的新賽道,就是要讓‘無血液個體’情懷化,基於標識編碼、配合精準測控,讓設備‘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甚至是自主協同決策。”

  為此,亞為電子自主研發出數字增強技術和工業機理UMS(通用數據採集系統)模型兩大核心技術,結合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形成了一套全國産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擺脫了對國外標識服務生態的依賴。

  王瑞介紹,亞為電子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從眾多業務中篩選出工業物聯網這一精準細分領域。

  與其他創業企業不同的是,亞為電子堅持自己定標準,“讓客戶從接觸,到適應,再到離不開”。在王瑞看來,亞為電子為眾多傳統製造業企業賦予的最大能力,是讓産線上的檢測過程,由過去的人工抽檢提升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精細化普檢,這將極大推動智慧製造技術的普及,從而提升傳統製造業的生産效率。

  據了解,亞為電子目前積累了90余項知識産權,其中“現場級主動標識”是該領域內全國第一個被授權的發明專利。

  2021年,亞為電子入選工業互聯網標識應用國家級供應商,並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制定。今年10月,亞為電子接連入選第一批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平臺和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名單,T-Cos平臺入選國家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

  “創新改變世界、智造天下工廠,亞為電子今年的營業額有望突破1億元大關。”王瑞説,2022年是亞為電子高品質發展元年。圍繞“標識+工業互聯網”,亞為電子將投入更多資源,瞄準行業領軍企業的目標砥礪奮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光谷數字經濟佔武漢半壁江山_fororder_03

11月21日,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成果展。

  三藏科技“數智”力量助企業減碳

  “公司的碳數據監測管理平臺,可以快速準確地算出企業的碳排放數據,並分析給出減碳建議,幫助企業達到減碳目標。”11月29日,武漢市三藏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童甫説。

  2020年9月,我國提出“雙碳”目標。2021年7月,碳交易市場啟動。實現“雙碳”目標,對企業來説,首先得知道自己排了多少碳。

  碳排放,怎麼計算呢?活動數據乘以排放因子。公式很簡單,但卻難住了不少企業。

  首先,原始活動數據的獲取就很麻煩。需從企業的生産報表,或者第三方的檢測報告中,逐條把數據找出來,再填到核算表裏進行計算,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錯。

  而當數據都找出來並計算完成時,得出的只是上一年或上一季度的結果。如果企業想知道目前的情況,就得再重復計算,耗時耗力。

  “我們的平臺可以直接對接企業的生産管理系統,從源頭進行數據採集,平臺自動核算,每年、每月、每週甚至每天的碳排放數據,都能快速計算出來。”童甫説。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可以對數據全流程跟蹤,包括源頭采集、處理以及計算等過程,進行信息化存證,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碳排放數據核算出來後,平臺會對它進行拆分。以鋼鐵企業為例,生産工藝流程較長,比如鐵化石原料需要燒結、煉焦、煉鐵煉鋼等。平臺可以算出每一步流程的碳排放是多少,進而知道哪步工藝可以改進。企業改進後,又可即時算出新的數據,週而复始,以幫助達到減碳目的。

  童甫介紹,公司的常規工作之一,便是為企業提供碳資産研究報告。即從環境風險管理、污染物排放、碳資源使用、轉型潛力、外部監管與輿情5個維度來評估企業的綠色程度,在每個維度下,設十個或幾十個定量指標。再通過運籌學的層次分析模型,最後整合成企業的碳資産報告。

  今年9月27日,涵蓋能源碳中和、工業碳中和以及碳中和綜合治理三大技術領域的2022首屆碳中和技術方案獲獎項目正式發佈,三藏科技憑藉鋼鐵行業碳業務管理綜合解決方案榮獲卓越項目獎。截至目前,三藏科技擁有實用新型專利1項,在申報發明專利7項,各類軟體著作權40余項。

  “公司的碳數據監測管理平臺,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有項目落地,涉及新能源、鋼鐵、民航、建材等多種企業類型。”童甫説,公司的願景就是用“數智”力量守護綠水青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光谷數字經濟佔武漢半壁江山_fororder_04

光谷的數字經濟已佔據武漢全市的半壁江山。

  必盈生物掃描手腕,15分鐘3D列印出外固定支具

  “最快10分鐘,就能為骨科患者量身定制列印出輕薄、便捷、更貼合身體的個性化固定支具。”11月28日,武漢必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加濤,介紹公司自主開發的“即時3D列印外固定系統”。

  傳統情況下,外傷骨折患者需要打石膏固定相關部位。但打石膏效率低、不精準,且患者不便於拆洗。於是,“3D列印外固定架”技術開始廣泛推廣應用。

  患者骨關節受傷後,需要在2小時內實現固定,否則容易導致二次受傷。然而,傳統的3D印表機,建模慢、處理慢、列印慢,總時間加起來要5—7小時。醫生也沒有專業的知識去操作,只能局限于實驗室和專業公司。

  為解決這一難題,必盈生物初創不久,就聯合武漢理工大學成立了醫學3D列印技術研究中心,吸納臨床醫學、材料學、智慧製造、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領域人才,把數據模型的建立過程,由人工操作改為全自動化過程。

  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實驗用的3D列印材料用了近10噸,計算機深度學習超1萬例,“即時3D列印外固定系統”終於面世,也是全球首個實現符合臨床操作規範要求的3D即時列印系統。

  “系統設計得很簡便,只要會用滑鼠,就能使用這個程式。”在公司3D列印研究中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見工作人員拿著掃描器對著手腕掃描,20秒後,手腕模型就在電腦上自動繪製出來。模型數據經過系統智慧化處理,15分鐘後,手腕的外固定支具就列印出來了。

  除了這套軟體系統,列印材料、印表機也是公司自主研製。澱粉基複合高分子材料,質地輕薄透氣,是石膏支具重量的六分之一,且環保可降解。印表機採用自主研發的3D列印頭,能使出料粗細可調、快速列印。

  在公司生産車間,幾十台一人高的機器正在進行出廠最終測試。“這是第四代産品,從數字取模、列印速度、列印範圍、列印維度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僅3D列印環節,已縮短至最短8分鐘。”黃加濤説,列印範圍也由原先的部分關節部位,延伸到現在幾乎人體的任何表面,例如供化療的面部支具、供腰肌勞損復健用的支撐性支具等。

  不久前,“基於人體數據學習的個性化康復支具列印”項目入圍國家工信部首批“增材製造典型應用場景名單”,必盈生物是湖北省首家入圍此名單的服務提供商。

  據介紹,自2020年底投放第一台設備後,必盈生物整體解決方案已在全國100多家醫院臨床使用,累計列印100萬例支具。截至目前,必盈生物已取得42項自主知識産權,8項國家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體著作權,今年還入選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