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曾侯乙編鐘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
2023-01-18 09:31:2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曾侯乙編鐘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 銘刻西元前5世紀人類音樂之聲

曾侯乙編鐘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_fororder_01

曾侯乙編鐘。(湖北省博物館供圖)

  國家檔案局近日公佈第五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隨州曾侯乙編鐘等55件(組)檔案文獻入選。曾侯乙編鐘共刻銘文3755字,作為先秦樂律檔案文獻的載體,其銘文與樂音對照,記錄了約2400年前中國的音樂實踐與理論,專家稱其是迄今所知西元前5世紀全世界唯一的有聲文獻。

  曾侯乙編鐘分三層懸挂,分為八組,共65件,刻有銘文3755字(包括鐘體銘文2828字,挂件銘文740字,鐘架橫樑刻文187字),其主要內容是音樂文獻。銘文除少量為記事之外,絕大多數是直接與編鐘及其音樂相關的編號、標音及樂律理論,並與鐘聲相互印證,是一部聲文對應的樂律文獻。

  曾侯乙編鐘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得到考古、藝術界多位“大咖”推薦,他們以“專家意見”形式,詮釋曾侯乙編鐘銘文的重要文獻價值。專家們認為:曾侯乙編鐘銘文是目前所見唯一的中國先秦宮廷樂律文獻,銘文記載了當時的樂音體系及其樂音間的關係,體現了豐富的、嚴密的樂律學知識體系,是先秦宮廷音樂理論和實踐的系統總結。這些先秦官方樂律文獻,為中國出土金文中所僅見,所記錄的28個律名,有三分之二在典籍中失傳。曾侯乙編鐘是實用樂器,至今可以演奏,音響完好保存了當時的樂音信息,音高穩定,音域寬廣,體系宏大。作為檔案文獻的載體,曾侯乙編鐘銘文與音響互通互證,記錄了約2400年前中國的音樂理論與實踐。曾侯乙編鐘銘文與樂音信息,共存一體,構成了迄今所知西元前5世紀世界範圍內唯一的有聲文獻,是人類音樂史上的奇跡。曾侯乙編鐘的銘文與樂音信息蘊含了豐富的音樂數理關係,是“軸心時代”人類高度發達的抽象思維能力的見證,在世界音樂史、科技史、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稱,曾侯乙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古代青銅鑄造技藝的巔峰,編鐘銘文記錄了曾、周、楚、晉、齊、申等國的律名,涉及長江、黃河流域的多個諸侯國,涵蓋地域廣泛,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交融,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例證。(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魯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