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6個關鍵詞 讀懂湖北“三農”答卷
2023-02-09 09:40:1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6個關鍵詞 讀懂湖北“三農”答卷_fororder_01

智慧農業結碩果。(視界網 章磊 攝)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在棗陽市太平鎮南高莊村,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垠,無人機低空盤旋噴施葉面肥;在安陸市陳店鄉桃畫山谷3000畝桃園,農戶揮舞剪刀,一根根雜枝“咔嚓”而落;在武湖淡水漁業科技園,中科院水生所實驗基地揭牌,加速新品種淡水魚繁育推廣……

  産業欣欣向榮,鄉村美美與共,治理井井有條,廣袤荊楚處處升騰著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新氣象。

  這是又一年苦幹實幹、頂壓前行、難中求成的碩果。剛剛過去的2022年,湖北農業農村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實現了穩大盤、保供給、促振興多重目標的動態平衡,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2月6日,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在漢召開。會議用6個關鍵詞,回顧並闡釋了一份厚重而深情的“三農”答卷。

  關鍵詞

  爭先進位

  湖北,以佔全國3.7%的耕地養活了4.2%的人口,農林牧漁業總産值連續跨越6000億元、7000億元、8000億元大關,佔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的比重保持在5.5%左右,常年穩定在前六。2022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8939.2億元,增長4.4%。

  更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第一産業增加值和農民收入實現了歷史性爭先進位。第一産業增加值4986.7億元,首次超越農業大省江蘇,實現全國排位“由六進五”,排在山東、四川、河南、廣東之後,穩居中部第二,與中部第一名河南的差距由2021年959.1億元縮小至2022年831.1億元,與中部第三名湖南的差距由338.8億元拉大至384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在湖北省GDP中的佔比為9.9%,較2021年上升0.1個百分點,較2019年上升1.1個百分點。

  走進漢川市劉家隔鎮府三村,鮮紅飽滿的草莓散發香氣,令人垂涎欲滴。“奶油草莓個頭大、口感好,每斤價格能賣到40元。”村民羅善雄種了10余畝草莓,畝産千斤以上,年收入可達20萬元。

  農業農村工作,説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2022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09元,增長1450元,增幅7.9%,較全國平均水準高1.6個百分點,增速全國第一。

  關鍵詞

  穩産豐收

  2022年,大旱之年。湖北省克服歷史同期降水最少、高溫持續時間最長、受旱範圍最廣影響,眾志成城戰高溫、搬大水、抗大旱,實現穩産豐收。

  田疇沃野盡豐景。全省糧食播種面積7033.5萬畝,同比增4.5萬畝,增長0.06%;總産548.2億斤,連續十年站穩500億斤臺階。夏收油菜籽1728.65萬畝,增長5.34%;總産274.19萬噸,增長8.9%,創歷史新高。農業農村部先後三次通報表揚湖北省夏糧夏油、早稻生産和全年糧油生産工作。

  拎穩“菜籃子”,奔向“好日子”。湖北省科學應對豬週期影響,全年出欄生豬4286.15萬頭,增長4.2%。鄂州建成全國單體最大的26層養豬場,首批138頭“高樓豬”成功出欄。

  在丹江口,1048個陸基循環魚桶不佔水庫、不挖魚塘,年産名優特産魚1000萬斤,相當於過去5000畝水塘的養魚産量。2022年,湖北省積極推進綠色漁業發展,新增設施漁業約240萬立方米、總規模達到460萬立方米,帶動全省水産品産量首次突破500萬噸大關,産量連續27年居全國第一位。

  湖北省統籌抓好“菜籃子”和農産品品質安全,守住“舌尖安全”。蔬菜産量4438萬噸,增長3.2%,花色品種豐富。

  關鍵詞

  成勢見效

  2022年,湖北省加快推進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建設,全年規上農産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1.2萬億元、産值1.33萬億元。

  建設大龍頭——成立小龍蝦産業控股集團、恩施玉露茶業集團,新增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46家、總數達到1236家,一致魔芋公司在北交所上市註冊;全年新增上市“金種子”企業17家、總數達到28家。

  打造大品牌——在央視黃金時段集中推介潛江龍蝦、赤壁青磚茶、京山橋米等18個區域公用品牌,“健康是個寶,湖北産品好”深入人心;宜昌蜜桔、隨州香菇等6個品牌納入農業農村部首批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入選數量全國第二。

  全域大招商——全省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簽約項目881個、簽約金額2908.2億元、落實項目投資445.8億元,投資超億元的項目646個,孝感首衡、當陽正大、荊州楚閩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落地。

  推進大融合——培育153個農業産業化聯合體,新增雙低油菜、禽蛋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9個農業産業強鎮。潛江發展“蝦—稻”特色産業鏈綜合産值突破600億元,構築現代農業發展高地,該典型經驗做法被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拓展大市場——組織湖北農産品走進

  粵港澳大灣區産銷對接,現場簽約訂單2.5億元,年銷售額新增100億元以上;成功開行湖北茶葉出口俄羅斯專列,俄羅斯大使館商務代表專門致信省政府表示感謝。全年農産品出口額達234.16億元,同比增長32.9%,位居內陸省份第一位。

  關鍵詞

  捷報頻傳

  2022年,湖北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步伐,捷報頻傳。

  華中農業大學嚴建兵團隊在水稻和玉米中找到關鍵的KRN2、OsKRN2增産基因,有望將玉米、水稻産量分別提高8%和10%左右,在《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入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評選的202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是我國農業科學領域唯一的入選成果。中油所選育的8個優質大豆新品種組合經營權以3000萬元價格轉讓,培育的“中油雜501”成為國內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種。省農科院研發的“死亡谷芽孢桿菌”系列科技成果以5000萬元高價成功轉化;“硒都黑豬”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實現湖北省生豬國審品種“從0到1”的突破。

  現代農機跑出加速度,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5%。湖北省積極推廣應用農機化技術,累計安裝北斗農機智慧終端33697台(套),裝機量領跑全國。

  科創平臺全速攻關,頭雁精英領航前沿,希望田野結出香甜果實,預計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5%。

  關鍵詞

  花開荊楚

  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全面植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運用到優化人居環境、推動産業發展等鄉村建設的實踐中,與群眾一道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全省累計完成10515個行政村環境整

  治、123條國家監管清單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29.34%;建成垃圾中轉站2029座,配置農村保潔員14.1萬人。紮實推進廁所革命,完成建改戶廁13.15萬戶,完成農村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一體化治理試點項目114個;摸排發現問題廁所10.16萬座,完成整改6.09萬座,納入下一輪建改計劃3.79萬座。

  在全省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治理方式,大冶、秭歸等6個縣市開展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

  歲末年初,湖北省全力以赴抓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派出9個工作組對17個市州進行全覆蓋調研指導,開展關愛重點人群“敲門行動”,扎牢農村防疫籬笆。

  關鍵詞

  活力迸發

  廣水城郊街道油榨橋村,這個曾經的典型“三無村”,如今發展種、養、遊16大産業,村集體經濟增收80余萬元。

  鄉村合作公司,盤活沉睡資源,促進集體增收、農民增富、鄉村增色。據悉,廣水市成立市級合作公司1家、鎮級合作公司6家、鄉村合作公司211家,實現營收1.39億元、盈利26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300余萬元,2022年底累計為村民現金分紅近300萬元,分發大米、食用油等物資10萬餘斤。

  2022年,湖北省農村改革不斷深化,鄉村活力迸發。探索建立聯農帶農有效機制,1236家省級龍頭企業帶動43.89萬人穩定就業,帶動329萬戶農戶發展訂單生産,通過二次分紅、加價收購等方式,帶動農民增收超過600億元。穩慎推進“三地一房”改革,盤活農用地、宅基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閒置農房。

  一批“田頭冰箱”搶“鮮”而出。湖北省加快完善供應鏈體系,在46個縣建設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1220個,新增保鮮能力26萬噸。

  創新金融支農方式,省農業農村廳與19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到“十四五”末,12家銀行將累計向“三農”領域提供授信2.23萬億元。2022年末全省涉農貸款餘額達到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6%。(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崔逾瑜 通訊員 龍智廣 胡曼 孔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