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方百計搶訂單 不負春光抓進度 “湖北製造”復蘇氣息撲面而來
3月21日,華數錦明武漢智慧化生産基地裏,工人們趕訂單、忙生産,為全年銷售額翻倍鉚足幹勁。該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下半年。
信心是“定心丸”,也是“強心劑”。今年1—2月,湖北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高於全國3個百分點,更加飽滿的訂單、更多的規上企業、更加堅定的信心共同築牢湖北經濟底盤。
不負春光,“不打烊”“早開工”企業8年最高
一季度,中國石化機械四機公司訂單超4000萬元,實現“開門紅”。
1個多月前,80名銷售精英陸續啟程,信心滿滿奔赴國內國際市場最前線“搶訂單”。“我們將以不服輸的衝勁、能吃苦的韌勁、爭一流的幹勁,千方百計搶訂單、爭份額。”銷售公司總經理石磊説。
企業訂單旺,工業景氣度高。2月份,湖北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擴張至52.7%,高於全國0.1個百分點,環比回升2.5個百分點。
該指數被稱為“經濟溫度計”,由新訂單、生産、就業、供應商配送等11個指標組成,湖北PMI連續兩個月站在50%的“榮枯線”之上,展現了工業復蘇的持續性。
搶訂單,更要搶春光。這個春節,不停産、早開工成為湖北工業企業“新常態”。農曆兔年的首個工作日,“不打烊”“早開工”的鄂企數量創近8年新高。
各地早謀劃早部署,積極推出春節期間穩崗穩産政策,深入企業走訪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用能、用地、融資、産銷對接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正月十五,全省規上工業企業開工率躍升至99.4%,工業企業應開盡開,生産經營基本恢復至正常水準,為一季度“開門紅”打下堅實基礎。
精心呵護,新增規上工業企業創同期新高
1月1日8時43分,在十堰市張灣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大廳,余須合領到了全省新年首份企業“出生證明”——湖北合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幹工程多年,余須合的建築隊一直挂靠在其他公司名下,看到老闆的訂單越接越多,他決定“自立門戶”。
今年前兩個月,湖北“余須合”們新登記企業5.4萬戶,同比增長9.5%,每1.57分鐘就“新生”一家企業。
企業“衝勁十足”,有形之手“保駕護航”。新年伊始,湖北密集出臺系列重磅舉措,育主體、穩增長、提能級、強創新、建集群。《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産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等方案,為五大突破性發展産業擘畫路線圖;《湖北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明確建立更優質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在“十四五”末,在全省培育10000家左右綜合實力強勁的中小企業。
省社科院長江流域研究所研究員白潔認為,這些舉措將為湖北企業打造綜合成本“洼地”和營商環境“高地”,進一步提振經營主體信心,讓企業更加敢創敢幹敢投。
春暖花開時節,復蘇氣息撲面而來。
銷售開票戶數,是判定市場“活躍度”的重要指標。1—2月,全省企業銷售開票戶數61.1萬戶,同比增長9.2%,市場主體“信心指數”持續上漲;
規上企業數量,是工業“蛋糕”大小的決定要素。1—2月,全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875家,為近年來同期新高;
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是企業信心的“風向標”。1—2月,全省信貸規模持續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42%。
只爭朝夕,激活創新爆發力
經濟發展不是短跑,而是沒有終點的長跑,既要速度也要耐力。站上新一年賽場的起點,湖北全力驅動創新馬達。
2月24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工作推進會在黃石大冶市舉行,旨在為工業企業營造創新生態,“倍增”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一個星期後,全省産學研合作對接系列活動——宜荊荊都市圈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專場在宜昌枝江市舉行,9個産學研項目在會上簽約。幾乎同一時間,2023年“科技副總”選派工作正式啟動,圍繞五大優勢産業、新興産業和現代種業,突出製造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我省將從高校科研院所再選派300名左右科技人才,對口擔任中小微企業“科技副總”,解難題、促創新、育人才,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傳統産業支撐有力——
真奧藥業、李時珍醫藥訂單已排至6月,中韓石化、三寧化工、金澳科技、益海嘉裏、白雲邊、勁牌等龍頭企業消費需求大幅增長,增勢較好。
高技術製造業後勁較強——
華中數控旗下華數錦明繼成功躋身10億元系統集成供應商後,截至今年2月底,在手訂單超過5億元,並定下今年銷售額翻倍的目標。
揚帆蓄勢起,奮戰“開門紅”。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工業戰線將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增長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決勝“第一季”、夯實“壓艙石”:在全省經信系統建立“賽馬制”,一業一策精準幫扶;壓緊壓實各地目標任務及時序進度,促工業大市和工業大縣勇挑大梁、競相發展;紮實推進“技改提能、製造煥新”三年行動,放大省級20億元專項資金撬動作用;抓實“返規上”“小進規”工作,確保應進盡進,做大工業經濟“蛋糕”,為湖北跑出經濟加速度貢獻工業力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通訊員 王雋 顏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