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宜昌加快推動産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
2023-04-11 10:12:58來源:三峽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宜昌加快推動産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逐“綠”新賽道 澎湃新動能

宜昌加快推動産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01

圖為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遊輪“長江三峽1”在宜昌首航。 三峽日報通訊員 宋金戈 攝

  暮春時節,夷陵區樟村坪鎮羊角山村綠意盎然。

  山間石壁上,一股清泉傾瀉而下,在山間流淌。不遠處,三寧礦業挑水河磷礦896工區掩映在蔥蘢的“林海”之中。

  這裡是“黃柏源”,是一片“綠水”與“磷山”共築的綠水青山。

  從這裡開始,黃柏河開始了162公里的流淌之旅,在哺育200多萬宜昌人民的同時,釋放著澎湃的綠電。

  從這裡起步,每年近百萬噸磷礦石供應本土企業,在培育宜昌化工産業優勢的同時,增添了宜昌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的底氣。

  隨著建設長江大保護典範城市新征程的開啟,如何讓“水”與“山”的對話延續,讓宜昌更好競逐新賽道,加快推進産業向“綠”而行?

  近日,記者循著河流淌過的足跡、礦石的演化路徑,觸摸這座城市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加速轉化、不斷做綠産業的探索實踐。

  千億千瓦時水電構築綠色引擎

  4月10日,黃柏河玄廟觀水庫波光粼粼。

  從“黃柏源”淌出的涓涓細流,在這裡匯聚成總庫容4215萬立方米的水庫,在水輪機的演繹下,每年迸發1998.5萬千瓦時綠電。

  負責電站運營的宜昌宜能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裴本林介紹,在黃柏河下游,還有3座水庫、4座電站。“這意味著從玄廟觀水庫流向長江的水,還將發電4次!”

  不止於此,河水匯入葛洲壩庫區後,又將與已在三峽水電站完成發電的長江之水一道,在葛洲壩電廠完成最後一次發電。

  市水利和湖泊局負責人介紹,全市目前水電總裝機2822萬千瓦,佔全國水電裝機的7.6%。2020年,宜昌總發電量達1437億千瓦時,幾乎以一城之力向外輸送了全國近10%的水電清潔能源。

  2022年儘管遭遇罕見旱情,全市水力發電總量依然突破千億大關,相當於節約標準煤3064億噸,減少二氧化碳8380億噸。

  然而,對於水能的利用,宜昌並未停步。在崇山峻嶺中,459座小水電站高速運轉,將源源不斷的水能轉換成綠色電能。

  近三年來,全市累計創建117座綠色水電示範電站,佔全省創建總量的八分之一。

  繼續放大優勢,宜昌加快佈局抽水蓄能産業。

  目前,全市共有7個抽水蓄能電站被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規劃裝機規模位列中部地區第一。長陽清江、遠安寶華寺抽水蓄能電站已開工建設。

  由此,水電構築的綠色引擎將更加強勁。

  千億級産業孕育綠色動能

  4月10日,位於樟村坪鎮董家河村三寧礦業挑水河磷礦896工區裏,開採、選礦、深加工一體化等作業正有序進行。

  “這些採自百米礦井下的磷礦石,將全部供應給三寧公司,用以發展化工産業。”挑水河磷礦礦長肖紅星介紹。

  有了充沛的資源保障,三寧公司正著力打造“磷礦—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的完整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産業鏈。

  將鏡頭從一個企業的産業探索切換至一座城市的産業版圖,一條從綠色化工一直延向新能源電池材料的産業鏈正在加快形成。

  近年來,宜昌依託資源和磷化工産業基礎,在鞏固傳統化工優勢的同時,全力搶佔新能源電池産業新賽道,實現裂變升級。

  從2021年正式引入寧德時代斥資320億元重倉宜昌,到2022年年中,楚能新能源600億元投資宜昌,再到2022年底,欣旺達、東風公司投資120億元,在宜佈局動力電池生産基地……優質新能源企業的落子佈局,為宜昌産業發展注入更多“綠意”。

  據《宜昌市新能源電池材料“十四五”發展規劃》,到2025年,宜昌市預計磷酸鐵鋰電池産能達到200GWh,佔全國市場需求的三成以上,配套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産能90萬噸,佔全國市場60%以上。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千億新能源新材料産業發展目標,繼續強鏈延鏈補鏈,加快推進上下游産業結群成鏈落地,推動宜昌新能源新材料産業鏈、生態鏈實現閉環發展。”

  新能源船舶釋放綠色潛力

  當“水流”釋放的“綠電”與“石破”造就的“新能源電池”相遇,又會綻放怎樣的産業之綠?

  4月10日下午,枝江漢口盛懋船業有限公司裏,一艘即將交付的綠色智慧船舶給出了答案。

  企業總經理屈揚表示,正在建造的是湖北港口集團的漢江120TEU(標箱)純電動集裝箱船,該船舶也是省內漢江流域建造的首艘純電動集散兩用船。預計今年7月實現完工。

  這正是宜昌為持續把“鏈”做長、把“産”做綠所作的探索。

  近年來,宜昌市搶抓“電化長江”機遇,加速構建綠色智慧船舶千億級産業鏈,推動傳統製造業向高端裝備製造迭代升級。

  2022年3月,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宜昌造”——全球載電量最大純電動遊輪“長江三峽1”在秭歸成功首航。

  負責運營“長江三峽1”的宜昌城發集團統計,通航一年來,單船接待遊客達13萬人,總用電超90萬千瓦時,對比同型常規燃油動力船舶,相當於減少700余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宜昌市港航建設維護中心介紹,2022年,宜昌新建船舶125艘、36萬總噸。其中新能源船舶28艘,佔湖北省新建新能源船舶總數的56%。船舶産業的“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攀升。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長江流域零碳環保産業投入力度,加快新能源船舶的技術研發,多方位拓展新能源船舶應用場景,推動宜昌加速構建水上綠色交通新格局。

  隨著綠色潛力不斷釋放,必將驅動宜昌産業更加綠意盎然。(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雷鵬程 譚強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