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再來一段!”4月28日下午,位於漢口歷史文化展示中心3樓“楚腔漢調”戲苑裏鑼鼓聲聲,喝彩連連。
江岸區慶“五一”戲曲專場文藝演出活動現場 攝影 高鈺姍
在“五一”假期到來之際,由武漢江岸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江岸區博物館、江岸區文化館、武漢市江岸區物資總公司、武漢市文物監管品市場承辦的江岸區慶“五一”戲曲專場文藝演出活動熱鬧開演,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百餘名戲迷票友,齊聚在這座有著歷史文化韻味的大戲臺前,在武漢戲曲百花園裏爭艷。
黃梅戲《女駙馬》選段 攝影 高鈺姍
現場,黃梅戲、京劇、越劇、漢劇等多種戲曲輪番上揚,讓廣大戲迷票友們在家門口享受傳統文化戲曲盛宴。《女駙馬》《天女散花》《借牛》等一場場經典選段,讓戲迷們聽得如癡如醉,現場掌聲不斷。
台下的戲迷們如癡如醉 攝影 高鈺姍
戲曲圓夢藝術團團長王建萍和其他五位成員帶來了漢劇《借牛》的選段,表演者唱腔優美、身段婉轉,博得台下掌聲一片。“今天現場氣氛讓我們很感動,在這樣的戲苑、面對這麼多戲迷朋友,大家都鼓足了勁。”王建萍介紹説,戲曲圓夢藝術團是江岸區文化館的館辦團體,由20多位來自江岸區的票友組成,排練有漢劇、黃梅戲、京劇等5種劇目的上百個曲目。
本次活動是“楚腔漢調”戲苑2023年第一次鳴鑼開戲,感受到現場的火熱氛圍,聽到戲迷票友們的正面反饋,漢口歷史文化展示中心的負責人朱黎波覺得很欣慰。朱黎波説:“為了豐富江岸區群眾的文化生活,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我們會拿出最專業的設備班底和服務團隊,讓大家愛來‘楚腔漢調’,常來‘楚腔漢調’。”
江岸區博物館館長洪明凱介紹,希望通過此次戲曲專場文藝演出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讓群眾能夠充分體驗戲曲文化濃厚的魅力,另一方面讓國粹經典走進老百姓的生活,滿足廣大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讓群眾實實在在地參與到文化惠民活動中,提升群眾文化精神生活滿意度。(文 高鈺姍 曹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