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三弦音色粗獷、豪放,表現力強。”“我喜歡這種民族器樂,我想學。”近日在湖北省鄖西縣實驗小學非遺課堂上,學生們熱情高漲,交流分享著對鄖西三弦的了解。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鄖西三弦第五代傳承人張久政指導學生彈奏鄖西三弦。徐軍攝
鄖西三弦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經過近200年的融合與發展,形成了以鄖西地方小曲為主、交融陜西民間清曲、河南大調曲子特點,是一項極具地方魅力的民間彈唱藝術。課堂上,鄖西三弦第五代傳承人張久政與縣地方傳統文化保護中心演員,為該校師生們表演了《織女回鄉》等三弦曲目,並詳細講解了鄖西三弦的歷史,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這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鄖西三弦’的獨特魅力,使孩子們從小就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張久政高興地説。
鄖西縣非遺資源有民間技藝、戲曲、民俗等十類1000余項,其中150項列入非遺保護名錄。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鄖西縣集中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活動,各地應因地制宜,創新非遺進校園活動內容和形式,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擦亮未成年人精神底色,護航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非遺巧食傳承人現場教授學生花饃等“巧食”的製作。徐軍攝
觀音鎮中心小學邀請當地的非遺巧食傳承人,現場教授花饃等“巧食”的製作。一塊塊看似普通的麵糰,經過孩子們揉、捏、搓、拉、盤、剪等動作,不一會兒就變身為惟妙惟肖的草莓、壽桃、蓮花等各式各樣的花饃。
巧食製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鄖西七夕”的重要內容之一,鄖西縣154所中小學把非遺項目列入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觀音鎮中心小學學生周鈺瀅開心地説:“我們非常喜歡這種特色課程,我們在收穫勞動快樂的同時,在實踐中接受到非遺文化的熏陶。”
鄖西縣羊尾鎮中心小學學生在“非遺”傳承人涂海波的指導下製作“板橋豆干”。徐軍攝
羊尾鎮板橋中心小學依託當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板橋豆干”,打造了板橋豆干校園文化,成立了板橋豆干社團,聘請了鄖西板橋豆干第十四代傳承人涂海波到校指導。如今,該校70余名師生可獨立通過過濾、滾漿、燒煮、包紮等十二道獨特工序後,製作成一塊塊風味獨特的板橋豆干。
近年來,鄖西縣聘請近百名非遺傳承人為中小學校兼職老師,把非遺文化納入教學課程管理,以學生社團為依託,結合不同年齡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分學段、常態化推行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截至目前,全縣154所中小學累計開設剪紙、書法、戲曲、武術等非遺社團306個,輻射學生50000余人次。(鄒景根、王珊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