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渡江節7月16日開賽 群眾方隊歸來
2023-07-12 09:33:22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渡江節週日開賽 群眾方隊歸來歡迎大家來武漢打卡

武漢渡江節7月16日開賽 群眾方隊歸來_fororder_01

第48屆武漢7·16渡江節線路圖。

  一年一度的城市狂歡節又來了——2023年“7·16”全民游泳健身主題系列活動(武漢主會場)暨武漢農村商業銀行·第48屆武漢7·16渡江節將於7月16日8時10分鳴槍開賽。本屆渡江節依舊延續傳統將主題定位為“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邀約全國各地的游泳愛好者前來挑戰。

  本屆賽事由國家體育總局游泳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游泳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湖北省體育局主辦,武漢市體育局、武漢市水務局、武漢文旅集團承辦,江岸區人民政府、漢陽區人民政府、武昌區人民政府協辦,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國際體育賽事管理有限公司運營,武漢農村商業銀行冠名贊助。

  ■ 個人搶渡經典路線回歸

  群眾方隊橫渡千人競渡

  今年渡江節主打經典路線回歸,由個人搶渡長江挑戰賽和群眾方隊橫渡長江活動兩部分組成。

  個人搶渡長江挑戰賽今年重回“經典”路線,將從武昌漢陽門1號明口碼頭下水至南岸嘴江灘起水,遊程約1800米。本屆個人搶渡長江挑戰賽分為男子組與女子組,分兩槍進行,參賽選手年齡限制在14—45歲。

  男子組、女子組的賽事獎金均為:第1名人民幣50000元,第2名人民幣20000元,第3名人民幣10000元,第4名至第8名人民幣6000元,在關門時間25分鐘內完賽的選手將獲得人民幣2000元的完賽獎勵。

  截至目前,共有153名運動員報名參與個人搶渡長江挑戰賽,其中接受公眾報名105名運動員,組委會特邀48名運動員,特邀運動員來自湖北省隊、武漢市隊、遼寧省隊、陜西省隊。第46屆渡江節男子搶渡冠軍陳鑫堃,第47屆渡江節女子搶渡亞軍俞茹意,以及曾連續三年參與渡江節的英國游泳選手阿什利·霍格都將是本屆渡江節獎牌的有力競爭者。

  本屆渡江節的另一亮點——群眾方隊橫渡長江也在時隔三年之後重回大眾的視野,來自武漢本土以及廣東、山西等地的1850名泳者將組成28支方隊,以隊列的形式從武昌漢陽門1號明口碼頭下水遊至漢口江灘三陽廣場起水,遊程約6000米。

  為保障渡江節“安全、精彩”進行,組委會共安排了101艘船隻為選手保駕護航:按照要求設置水上醫療艇、陸上救護車、救生通道,配備醫療救助專用物資及藥品,為渡江活動提供全面醫療保障;武昌、漢口、漢陽三地會場配備充足的安保人員,保證賽事現場安全有序。

  ■ “來武漢,遊了冇”邀你打卡

  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

  本次渡江節前後,組委會還安排了豐富的渡江系列活動,為賽事營造氛圍,掀起一波新的全民健身熱潮。

  據了解,組委會將發起“來武漢,遊了冇”線上活動,對外發出邀約,歡迎大家來武漢打卡,深度體驗渡江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底蘊,全面感受武漢市民對渡江節的熱情,感受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豪情與魅力。此外,組委會聯合小紅書開展“最美江景”活動徵集,傳播渡江品牌影響力;楊威、劉蕙瑕、馮翔、陳銘等奧運冠軍和名人也將在網上向大家發出邀請打卡渡江節。

  組委會還將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7月16日漢口江灘三陽廣場開設渡江嘉年華活動,嵐圖汽車、怡寶、昊康、九州通、健康人、中國郵政等知名企業將帶來豐富的運動補給及互動禮品;7月10日至8月8日,對中小學生免費開放40家游泳場館,並免費進行游泳技能知識培訓;來自2023武漢“小江豚”游泳節暨第二屆武漢市小學游泳校際聯賽的小運動員代表,將作為小評委評選比賽當天方隊最佳風采獎、方隊最具活力獎;此外,還將在起點和兩個終點設置加油鑼鼓隊,為參賽運動員加油助威;在武昌臨江大道群眾方隊集結的沿線設置音樂加油站,邀請武昌區表演團隊進行音樂和舞蹈表演,營造全城參與、全程助威的濃厚賽事氛圍。

  武漢7·16渡江節在2013年被評為中國體育旅遊精品十佳賽事,是全國公開水域唯一的、歷史最悠久的群眾性公開水域游泳賽事活動,已成功舉辦47屆。2015年8月28日,武漢的渡江習俗入選武漢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武漢也成為了全國“7·16全民游泳健身系列活動”永久主會場。

  屆時,湖北電視臺、湖北公共·新聞頻道、武漢電視臺文體頻道等全媒體矩陣全程直播,湖北發佈、武漢發佈、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公眾號、長江雲客戶端、長江日報新媒體、新浪、百度、湖北新聞抖音號、長江説法抖音號、湖北新聞微信公眾號、湖北新聞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全程網絡直播。(記者張琳 通訊員張黎 胡晶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