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2023-08-17 14:53:4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今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為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授牌,三峽集團生態工程中心長江生物多樣性中心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位列其中。這也是三峽集團獲評的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附參考連結】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_fororder_圖片3

長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 攝影 陳旋

  在授牌儀式上,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主任專業師黃桂雲作為獲評單位代表,作了題為《科技賦能新時代 科研科普雙向奔赴》的報告,分享三峽集團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成果。

  此次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的單位總共有37家,均由生態環境部和科學技術部共同審定批准,旨在通過建設科普基地,面向公眾普及生態環境科技知識,宣傳生態文明建設成就,提高全民生態與科學文化素質。

長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的植物標本 攝影 黃欣

  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科普基地是集科研、科普和觀賞遊覽于一體的綜合性植物研究機構,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目前已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長江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保育基地,分為185平臺科研示範區、植物標本展示區、植物“克隆”科普區、珍稀植物展示區等多個區域。其中,185平臺科研示範區中有珙桐、紅豆杉、連香樹等近50種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參觀者不僅可以近距離體驗植物王國的魅力,還能感受到國之重器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

長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科研人員在配置培養基 攝影 陳旋

  未來,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將以此為契機,建設長江中上游以珍稀植物保護為核心的特色鮮明的陸生生態保護科研科普機構,切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科普宣傳,展示生態文明實踐成果與生態環境保護科技成果,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為共建美麗中國、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貢獻。

  近20年間,三峽集團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持續對長江流域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搶救性遷地保護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1392種2.98萬餘株,繁育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苗木24萬餘株。除了遷地保護和繁育研究外,長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還非常重視野外回歸工作。目前,人工繁育成功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荷葉鐵線蕨、珙桐、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連香樹、馬褂木等30余種5萬餘株特有珍稀資源性植物,已成功回歸於野外,有效促進了野外回歸苗木自然繁衍生息,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作出了積極貢獻。(文 唐東軍 楊蘭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