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12月3日,由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西尼沙·斯坦科維奇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IBISS”)共同舉辦的第三期東湖科學會議在漢召開。會上,依託中國—塞爾維亞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聯合實驗室建設的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通過專家諮詢論證。
當天,在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瑪婭·斯特法諾維奇的見證下,武創院貝爾格萊德聯合創新中心在漢揭牌成立。
兩大科創引擎同日落地,中塞兩國“鐵桿友誼”有了更多生動注腳。
一場跨越萬里的雙向奔赴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與武漢相隔近8000公里。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塞之間的雙向奔赴讓空間距離不再遙遠。
今年6月9日,塞爾維亞科學技術發展與創新部助理部長、IBISS研究員瑪麗娜·索科維奇率團參加在漢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産業大會並到訪武創院。交流中,瑪麗娜非常關注武創院在生命健康領域的佈局,邀請武創院代表團赴塞訪問。
4個月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武創院代表團前往貝爾格萊德出席2023年生物技術未來國際論壇。期間,與塞爾維亞科學技術發展與創新部部長耶萊娜·貝戈維奇,以及塞爾維亞加速創新創業工程、塞爾維亞國家創新基金等機構、部門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這是對塞方到訪武創院的‘回訪之旅’,更是順應時代發展大勢的‘創新之旅’。”武創院院長李錫玲説。塞爾維亞對與武創院等中國新型研發機構以多種形式開展合作持開放態度。特別是在生命健康領域,雙方一致認為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此次訪塞過程中,武創院及武創院納米抗體産業平臺分別與IBISS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圍繞天然産物和藥物發現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12月3日,第三期東湖科學會議召開,塞爾維亞代表團再次來漢,見證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武創院貝爾格萊德聯合創新中心兩大創新單元落地。
一場高朋滿座的國際會議
從塞爾維亞返漢後,武創院第一時間與IBISS、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就共建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開展密切溝通。
不到2個月時間,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已經從構想走進現實,僅差專家諮詢論證會的“臨門一腳”。
12月3日舉辦的專家諮詢論證會高朋滿座。現場,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非洲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IBISS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分別介紹了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思路。中外專家就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産業孵化新模式展開“頭腦風暴”,探索推進一批生命健康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漢落地。
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參建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葉陽介紹,武創院天然産物與新藥發現研究所啟動運營後,將聚焦重大慢病、新發突發病毒性傳染病以及應對抗生素耐藥機制等方面,持續培育、孵化中塞在該領域合作研究項目成果,“2年內計劃快速推進1到2個原料藥實現落地轉化,5年內計劃推進1到2個重大疾病治療藥物進入臨床研究。”
一片連接中塞的“科創飛地”
成立一年半以來,武創院已經聯合高校院所、領軍企業,共建了15個高能級研究所、30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和6家公共服務平臺。
貝爾格萊德聯合創新中心,是武創院首個中外共建的聯合創新中心,也是首個採取“雙中心”模式建設的聯合創新中心。
塞爾維亞農業資源和礦産資源豐富,在農産品生産、汽車製造、機械製造業等領域基礎紮實。近年來在電子工業、電子信息産業等領域加大佈局,並計劃打造塞爾維亞國家生物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園區,與湖北及武漢重點發展的優勢産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互補性。
武創院相關負責人説,“雙中心”遙相呼應,將圍繞兩地優勢産業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集聚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高地和産業孵化平臺,“在武漢,我們將把聯合創新中心打造成中部地區中歐合作的‘橋頭堡’。在貝爾格萊德‘科創飛地’,我們將引進中國專業化建設、運營機構和園區建設模式,攜手共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園區。”
“一批已與武創院形成合作的企業和機構,都期待以‘飛地’為橋梁與塞方以及歐洲形成合作。”該負責人表示。武創院不是單一的創新主體,而是在武漢市、湖北省乃至更大範圍內集聚配置創新資源的新平臺。通過充分激活創新要素、釋放創新潛能,“具有武漢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路子”將在國內外産生更多“化學反應”,助力武創院加速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新型研發機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通訊員 冉文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