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走!”3月15日,湖北省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大冶湖水上派出所聯合開發區農業農村局,在大冶湖黃荊頭碼頭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隨著民警和工作人員不斷傾倒,1萬公斤魚苗被投入湖中。
3月15日下午,黃石警方在大冶湖黃荊頭碼頭開展增殖放流活動
“剛投入的魚苗會停留在水邊,我們會通宵夜巡,防止有人偷捕。”夜幕降臨,派出所民警聯合巡湖隊員,在投放區域24小時不間斷巡邏。
長江是魚類洄遊、産卵的“黃金通道”。湖北是全國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的“主戰場”。當前,正是長江流域魚類洄遊産卵的“黃金季節”,湖北各級公安機關精心組織警力開展護漁,省市縣所四級一體作戰,嚴打非法捕撈違法犯罪。1600余名河湖警長帶著護漁隊,對涉漁犯罪零容忍,傾心守護魚兒安全洄遊、産卵。
“各部門聯合行動、水陸並進,對非法捕撈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3月11日,湖北省公安廳啟動長江“春季護漁”區域會戰,持續推動長江禁漁令在湖北落地留痕、鐵令生威。
工作中,湖北公安機關做實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聚焦長江、漢江、清江流域和83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特別是江豚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棲息地,開展重點時段、重點水域巡查清查。
3月15日,枝江警方開展護漁巡防
3月1日至6月30日,舉水河、倒水河、灄水河、府河、金水河、東荊河(通順河黃陵閘以上)武漢段水域進入禁捕期。為確保“禁漁令”有效執行,武漢公安機關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24小時巡查巡護。
湖北公安民警借助長江、漢江沿線的視頻天網和紅外線護漁裝置,延伸護漁“千里眼”,完善禁捕水域科技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江上有艇,岸上巡查,無人機高空瞭望,紅外線點位抓拍……護漁工作立體化、多樣化、常態化防控。
據統計,2023年湖北公安機關依託立體化防控體系,查扣涉案船舶91艘、非法捕撈漁具1355具,形成極大震懾。
2月26日,李某、李某文、王某三名在漢江非法捕撈的嫌疑人,被襄陽市公安局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此前,他們駕駛皮划艇,手持深層刺網,在漢江中非法捕撈漁獲物52.8公斤。面對公安機關的追捕,三人主動投案。
近年來,湖北公安與江西、安徽、陜西、重慶等地公安機關探索“長江大保護”跨地域聯動聯治,會同長航公安機關建立完善“1+8”江地警務協作機制,落實漁政舉報電話與110聯勤聯動,圍繞案件協查、聯合抓捕、案件移送、勘驗鑒定等環節深化協同辦案,全力打擊嚴重破壞水生生物資源犯罪。
丹江口警方聯合市場監督部門在市場開展巡查
2023年,湖北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辦涉漁案件1148起,打掉非法捕撈犯罪團夥60個,斬斷一批非法捕撈、銷售江魚的産業鏈。
長江禁漁,更重要的是保護和修復。湖北省公安廳森警總隊協同有關部門推進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各地公安機關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持續強化禁漁知識及政策宣傳,發動群眾積極參與護漁工作。
近期,在武漢市、宜昌市、荊州市、黃石市,當地公安機關民警輔警聯合村幹部和退捕上岸的漁民,深入轄區學校、村社講解禁漁、護漁常識,鼓勵群眾積極舉報非法捕撈行為,推動群眾用心用情呵護魚兒健康成長。
“大爺,現在是春季禁漁期,要依法依規,一人一竿一線一鉤垂釣……”3月14日下午,在荊州市松滋市洈水水庫邊,洈水水陸派出所民警梅江濤用車載廣播對一名釣友進行喊話宣傳。開春以來,洈水水陸派出所每天都會安排警力沿水庫開展巡查,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禁漁宣傳,查處非法捕撈行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