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3年3月接觸網評寫作,並在東湖評論成功發表了第一篇作品,算起來,正好一年時間。一年來,網評這束光讓我無限接近互聯網時代網上群眾工作最前沿,也讓我由此結識了一大批努力、優秀、真誠、上進的網評夥伴。説實話,在參加本次省社科聯網評大賽之前,我並不十分清楚哲學社會科學到底涵蓋哪些內容,也一度覺得省社科聯略帶神秘色彩。所以如果不是本次活動,我想我仍然是那只'井底之蛙',對知識盲區絲毫不知。感謝這次大賽,讓我設身處地走進社科世界,感受蘊含其中'真善美'的力量!”
3月22日,湖北省社科聯首屆網評大賽頒獎儀式在漢舉行,一等獎獲得者方海燕在現場由衷表達了心聲。
500余篇作品千萬級閱讀 首屆大賽“出圈”全國
去年12月,“看見社科力量”湖北省社科聯首屆主題網評大賽徵稿啟動後,吸引了來自江蘇、福建、新疆、浙江等20多個省(區、市)的作者參賽,共收到來稿500余篇,其中108篇作品擇優在東湖評論、學習強國等權威平臺刊發。
大賽來稿作品包括時政評論、文藝評論、理論評論、動漫短視評、音視評、漫評等。大賽被學習強國、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社科網、黨建網、央視頻、人民論壇網、中國理論網、網信湖北等全國100余家央媒、省媒等重點新聞網站轉發,視頻號、頭條號、網易、百度百家、抖音等主要商業平臺轉發。微博話題閱讀量近2600萬,受眾粘性和活動熱度居高不下,網評傳播力和影響力“出圈”全國。
“神仙打架”高手雲集 網評作品“百花齊放”
省社科聯首屆網評大賽為全國首創,可謂“出道即高峰”。除了來自各地社科聯的網評作者外,不少資深學者紛紛參賽,如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程華東,武漢紡織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劉園美,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藝華等,他們用有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優秀作品為湖北社科事業發展鼓與呼。
此外,大賽涌現出大量形式新穎的作品。這些網評不僅“好看”,還講究“好聽”“記得住”。一批鮮活的作品如社科好故事講述、視頻評論、動漫視評、漫畫評論等,以豐富的表達形式呈現了對社科事業的思考,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如王鑫作品《文心有寄存風骨,情志深篤共鑄魂》、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程華東作品《用腳走出學問,點亮荊楚星光》,深入探討看到了怎樣的社科力量和怎樣讓社科力量更強,邏輯縝密,旁徵博引,具備很強的思辨性;謝嘉作品《將自己作為方法,而非結論》、胡文江作品《好奇心敬畏心責任心演繹考古發掘好故事》、新疆鄧隨新作品《讓社會科學視角下的長江碼頭文化煥發新活力》等,小切口角度入題,觀點鮮明,讓網民對社科類熱點選題有了新的認知;張謹的《足履實地,探取吉光片羽》,聚焦“最美社科人”孟華平教授;劉園美的《古稀教授的人生之春》聚焦自己的導師楊洪林教授……這些自己受觸動或經歷過的,成為推動作者們奮鬥不止的重要力量。
站在媒體或第三方視角關注優秀社科人的作品,如羅星航的《針尖上的守藝人》、譚金山的《柏貴喜,根在田野間》,胡平先的《“山歌婆婆”陳家珍,白首仍在傳“古音”》等,聚焦本土社科人故事,讓這些可愛可敬的社科人借助大賽,贏得關注,更贏得尊敬。
本屆大賽經過專家評委評審、公示,從中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7名,優秀作品獎30件,優秀組織單位獎15個。
嘉賓熱議點讚 作者收穫滿滿
精彩紛呈的參賽作品,讓嘉賓印象深刻;參賽打磨的過程,也讓作者收穫滿滿。
大賽專家評委代表、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湖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樊教授表示,不少作者能夠結合湖北社會科學發展的實際情況,探討湖北社會科學的發展特色、已有成果,以及相關經驗和生動事例,充分體現出作者平時的專業積累、獨到眼光和文學功力。接下來,如何寫出言之有物、文風生動有趣的網評,可以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華中農業大學程華東教授是一名思政工作“老兵”,近年來,通過不斷的網評創作,他認識到,網評工作是群眾工作,須沉于“實處”,這既是解決真問題的立足點,又是真解決問題的落腳點。“群眾在網上,網評要跟上,要以人民為中心,以民生為重心,善於做調查研究,堅持走網上群眾路線,其'溫度'就體現在老百姓的大事小情上、喜怒哀樂中。”程華東説。
宜昌市網評作者譚金山以該市“宜橙樂園”團隊短短2年時間的發展為例分享説,網評作者是發現者和表達者,網評陣地則是培育優秀網評作者的孵化器,只有壯大發聲者隊伍,主陣地才能建得強,才能有持續不斷的優秀作品輸出。
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其濤高度肯定本次網評大賽,他説首屆網評大賽賦予了社科人更加堅定的底氣與自信,湖北省社科聯將充分運用本次大賽成功經驗,積極謀劃創新,搭建平臺,完善機制,創造條件,為廣大社科網評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展示才幹的舞臺。(記者 沈素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