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點上勇擔使命 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
——與會同志熱議為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作出武漢更大貢獻
5月7日,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召開,為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武漢貢獻作出全面部署。
與會同志紛紛表示,武漢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在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中踐行使命擔當,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力譜寫中部地區崛起新篇章作出武漢更大貢獻。
勇擔使命 乘勢而上
武漢在中部地區崛起中條件得天獨厚。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使命。
武漢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地區唯一的超大城市,在中部地區崛起中條件得天獨厚、地位獨一無二、作用無可替代,必須自覺找準定位、擔當使命、多作貢獻。
與會同志表示,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在更高起點上紮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進一步增強了工作的緊迫感。”市委委員,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孟武康表示,要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穩住投資基本盤,持續提高項目謀劃、推動效率,鍛造發展支撐力。同時,要搶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機遇,從供需兩端集中發力,推動經濟實現更好增長。
“這次市委全會旗幟鮮明提出,要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為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市委委員、蔡甸區委書記余從斌表示,蔡甸區將堅定不移在更高起點上抓好貫徹落實。圍繞科教人才優勢轉化,聚焦産業轉型闖關,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奮力打造先進製造業集聚區;圍繞交通區位優勢轉化,持續深化國際合作,高標準建設中法生態示範城、中德國際産業園;圍繞生態資源優勢轉化,擦亮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知音故里兩個金字招牌,加快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四化同步發展,持續打造武漢後花園,推動蔡甸綠色崛起。
“市委全會強調,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典範,進一步彰顯了生態文明建設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朝輝表示,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好全會精神,持續開展長江高水準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確保“一江清水東流”,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持續提升生態品質。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推動傳統産業綠色化發展,倡導綠色消費,加快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
“全會充分梳理了武漢的發展機遇和優勢,既振奮人心,更催人奮進。站上2萬億新起點,推動實現更大的發展目標,我們要狠抓工作謀劃和落實,真正以武漢所能,服務國家所需。”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張智介紹,當前正加快謀劃數字化招商工作,通過完善武漢産業圖譜,明確各區優勢特色産業,實現精準招商,推動更多企業“引進來”“走出去”。下一步還將結合城市産業和文化特色,推出更加豐富多元的綜合性招商活動,持續提升武漢城市熱度和吸引力。
“為武漢發展找準了方向,明確了路徑和抓手,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賀敏説,市委提出的“把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連結優勢”,是落實國家戰略湖北部署的具體實踐。將聚焦推動武漢的交通設施、運輸組織、交通經濟、出行品質、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奮力答好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的“交通答卷”。
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小傳表示,長動集團將加快推進能源動力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同時,大膽闖、主動試、抓緊幹,堅持用改革的方法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
提升本領 狠抓落實
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任務,絕不是輕輕鬆鬆、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
與會同志表示,要不斷增強能力本領,大力弘揚務實作風,不斷在抓落實上下功夫、見成效。
“扛牢首善之責,銳意拼搏進取,江岸將學深悟透此次全會精神,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加快補齊能力短板,全力鍛長板、揚優勢。”市委委員、江岸區委書記姚彬説,江岸區將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産業轉型“闖關”主攻方向,做大做強金融保險、商貿物流、工程設計三大核心優勢産業,培育壯大生態環保、數字經濟、科創服務業三大産業新支撐,培育壯大以清潔能源、水生態為特色的生態環保産業集群,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在武漢高品質發展中勇挑大梁、多作貢獻。
市委委員,洪山區委副書記、區長嚴中興説,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洪山區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加快“三個優勢轉化”,構建大學之城創新生態高地。嚴中興介紹,近年來,洪山區緊貼高校資源就地轉化,加力加效促融合、建載體、優生態,創新載體總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居中心城區首位,入圍“2024年賽迪創新百強區”榜單、全國第12。下步還將進一步完善科技企業全生命週期培育體系,優化政策措施,用好引導基金和各類産學研平臺,建設環理工大創新街區等載體,在加快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中奮勇爭先。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王磊説,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産業化,要培育形成新質市場主體,銜接技術和産業。市委統戰部系統將做好民營企業中科技創新型企業,特別是中小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服務工作,培育發展新一代民營企業家。
“武漢金控將調動各項金融資源深耕武漢、服務武漢發展,踐行企業責任使命。”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梅林表示,下一步將加大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力度,做強武漢産業保障資金鏈,服務外貿産業發展。同時,將開闢發展新賽道,立足武漢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優勢,完善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形成現代物流體系,打造以糧食、冷鏈、跨境消費品等為主的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和“買全球、賣全球”的服務貿易新生態。
市園林和林業局副局長柯艷山説,將以“三城”創建和鞏固為抓手,進一步夯實生態底板,實施濕地保護和修復,持續擦亮國際濕地城市名片,努力建設公園城市,讓老百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
奮戰二季度 衝刺“雙過半”
在中歐班列(武漢)的拉動效應下,更多優質企業在漢集聚。
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要全力做好二季度的經濟工作,奮力實現上半年時間任務“雙過半”。
市委委員、東西湖區委書記、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彭濤介紹,東西湖區物流企業佔全市70%,物流倉儲佔到全市50%,加快把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連結優勢大有作為、大有可為。將以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為依託,積極申報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搶抓樞紐經濟,建立供應鏈平臺,做大國際貿易,促進武漢打造新時代內陸開放新高地。接下來將加壓奮進,加快投資項目推進,力爭二季度時間任務“雙過半”。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徐輝説,回去後將抓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在市直機關的學習宣傳貫徹,推動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為業務工作積極賦能,抓黨建、促發展。
“以流域綜合治理理念,打造世界濱水生態名城!”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利説,水務系統將強化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態環境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全力打造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東湖城市生態綠心,實施水務工程設施項目綠色低碳升級改造。
“以金融活水澆灌,加快前沿技術突破、應用場景拓展、産業主體培育。”武漢産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凱介紹,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武投控集團及受託管理的武漢基金在投基金72隻,累計投資武漢金額超480億元。企業今年還將籌劃設立新城科創、中小企業等多只基金,助力區域産業科技創新不斷實現新突破,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助推武漢發展新質生産力。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鞠衛東表示,近年來,上汽通用持續加快轉型步伐,在産品規劃佈局上積極向智慧化、電動化改進,發展新質生産力。在轉型過程中,將繼續肩負使命,為武漢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作出企業貢獻。
武漢光谷光電子産業園建設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楊志霞説,光電子産業園擁有大量博士、碩士人才,近年來,光谷持續完善政策措施,搭建服務平臺,吸引大批高層次人才紮根創業,持續助力武漢創新發展。“我對光谷和園區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長江日報記者陳永權 吳曈 李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