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首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正式啟動
2024-06-07 16:57: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石麗敏

  6月7日上午,“青春賦能 文脈傳承——武漢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活動暨第一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啟動儀式在武漢博物館舉行。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朝安,湖北工業大學校長馮徵,以及武漢大學等13所在漢高校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首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正式啟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607143337

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 張永良

  本次活動圍繞“保護文物 傳承文明”這一主題,旨在鼓勵引導青年學生參與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實踐工作,全面展現武漢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成果,推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為加快建設新時代英雄城市注入強大文化力量。

  當天,《尋跡江城——武漢考古四十年成果展》正式開展,第一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全面啟動,由高校學生組成的武漢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青年志願隊正式組建,“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為什麼考古”公眾考古講座、“穿越時空的匠心——文物修復體驗”青少年研學活動等系列活動也同步舉行。

首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正式啟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607143345

《尋跡江城——武漢考古四十年成果展》觀展現場 攝影 陳明

  其中,《尋跡江城——武漢考古四十年成果展》以時間為軸,通過近30處考古遺址發現的482件珍貴文物,生動展現了武漢從舊石器時代到近現代的發展歷程,深刻揭示了武漢在各個時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豐富內涵,彰顯了考古學科在挖掘和傳承歷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首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正式啟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607143353

展陳的珍貴文物 攝影 陳明

  “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為什麼考古”公眾考古講座,從盜墓與考古的區別到西漢女屍的發現,從水下考古到天文考古、科技考古,從武漢考古大發現成果到考古事業的未來展望,將考古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在“穿越時空的匠心——文物修復體驗”青少年研學活動中,工作人員全面介紹文物修復的由來和發展歷史,現場展示評估與準備、清洗與整理、拼接與粘接、補缺與塑性、監測與評估等陶瓷類文物修復步驟,並帶領同學們模擬體驗修復過程,讓破碎的“文物”綻放新顏。

首屆武漢高校文化遺産保護助力行活動正式啟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607143400

青少年研學活動現場 攝影 陳明

  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至2024年11月,後續還將陸續開展武漢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青年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年遊”、武漢文物和文化遺産“青年拍”、武漢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青年説”等5項重點活動,以及文物建築創新利用設計工作坊、“遺珠拾粹·傳古承今”高校文化遺産創意設計大賽等17項系列活動,讓青年學生與歷史對話,品武漢故事。(文 艾雯婷 劉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