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長江湖北段“長”出150公里綠色岸線
2024-08-16 09:42:0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化工企業搬遷騰退 荒地變成濱江公園 長江湖北段“長”出150公里綠色岸線

長江湖北段“長”出150公里綠色岸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816090820

長江武漢段水清岸美,船舶穿梭往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8月15日是全國生態日。當天上午,生態攝影師楊河將拍攝到的長江江豚圖片發到朋友圈,並配文:“今年的全國生態日,讓我們和江豚一起‘微笑’起來,守護好共同的家園吧!”

  今年66歲的楊河,已跟拍江豚6年,積累百萬張圖片。在他的鏡頭下,沿江的化工廠不見了,江邊的荒地變成了濱江公園;就連來往遷徙的鳥群和野鴨也停下腳步,在此築巢安家。“今年汛期漲水,宜昌葛洲壩下的一群江豚都沒有遊走,它們已經‘定居’下來,上了‘宜昌戶口’‘湖北戶口’!”望著江豚歡快戲水,楊河喜上眉梢。

  江豚愛上湖北的背後,是荊楚大地的綠色追求。湖北牢記囑託、勇毅探路,以流域綜合治理推進高水準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長江湖北段連續5年全線水質達到Ⅱ類,綠色低碳成為湖北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衛星視角下

  長江岸線又“長”回來了

  在興發集團宜昌新材料産業園內,長江邊一塊銅鑄的圓形地標上,刻著“2018·4·24”。這裡,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大保護提出要求的“立規之地”;這一天,標誌著一場轉型升級、共護長江行動的開始。

  衛星視角下,6年間,興發集團搬遷騰退的900米岸線已佈滿綠色。

  治荊楚必先治水。2023年初,《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鎖定全省3個一級流域、16個二級流域,將安全管控的負面清單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正面清單,嚴控到每一條河流。

  荊州依水而建,長江流經荊州483公里,佔長江湖北段45.6%。沙市區玉和坪社區內有長江岸線約1500米,區域內居民2000多戶。過去,廠房和民居混雜,生産、生活廢水直排入江,抽沙機、攪拌車、渣土車日夜轟鳴,沿江路坑坑洼洼。

  隨著沿江工業企業拆除搬遷、入江排污口清理取締,如今,全新建成的柳林洲生態公園綠道悠悠、花海爛漫,成為市民打卡新聖地。“萬里長江、美在荊江”的景象正在逐漸重現。

  擁有1061公里長江幹線的湖北,沿江一公里範圍內118家化工企業全部“清零”,騰退岸線149.8公里,長江岸灘岸線生態復綠856萬平方米。“船行江上,視野明顯變得開闊,岸邊變得清爽、美麗!”船長王柯説。

  沿江綠地取代了曾經的砂石碼頭和化工廠房,成了市民休閒的濱水樂園,形成了水清、岸綠、河暢的長江綠色生態廊道。

  “微笑天使”江豚種群數量止跌回升,已達到1249頭;全球唯一的珍稀物種——黃梅秤錘樹,從僅有幾百株,到如今種群逐漸恢復生機,人工培育的秤錘樹超過6000株……一幅幅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生態畫卷,在荊楚大地徐徐展開,見證一江碧水展新顏。

  生態廊道邊

  發展動能蓬勃向新

  沿江一公里變得清爽,搬走的化工企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湖北推進沿江化工企業入園集群發展,沿江各地産業結構越來越綠色化、精細化、高端化,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持續提升。

  在三寧化工紡絲車間,落筒機、捲繞機自動工作,偶爾有人工檢查。“別小看這一卷絲,其實它由一根絲繞卷而成,長度達到80萬米。”工作人員鄭有根介紹,這些神奇的卷絲來自己內酰胺生産線,再加工後就是服裝面料的原材料錦綸。

  “2016年底,三寧化工旗下田田化工率先開展的‘關改搬轉’,也拉開了整個三寧技改提能、智慧化改造的序幕。”三寧化工總經理殷銀華認為,短期看企業付出了代價,但放眼長遠,加快轉型升級、邁向綠色化工才是大勢所趨。

  今年9月,隨著産業鏈不斷延伸,己內酰胺將實現年産50萬噸,成為三寧化工步入化纖紡織新賽道的基石。同月投産的,還有120萬噸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為解決磷石膏轉化利用這一世界級難題,三寧化工將啟動4條生産線,將此前的“生態隱患”加工為高端石膏粉、石膏板等。

  綠色低碳之路鋪滿荊楚大地:投資600億的邦普一體化循環産業園,把廢舊鋰電池“變廢為寶”“吃幹榨盡”;自主研發的長江三峽1號是目前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遊輪,實現了零排放、零噪聲、零污染;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在武漢高效登記、結算;以中國光谷為中心,一條跨越武漢、鄂州等地的“光谷科創大走廊”越走越寬……堅持在綠色轉型中培育綠色動能,湖北以全國第22位的能耗強度支撐了第7位的經濟總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李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