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11時,2024武漢網球公開賽資格賽全面打響,時隔5年,光谷國際網球中心再次回蕩起擊球聲、喝彩聲和鼓掌聲的混響。
作為新升級的WTA1000賽事,武網賽事級別僅次於四大滿貫,也是國內級別最高的三大網球賽事之一,約120名世界頂尖女子球員將奉獻106場精彩絕倫的比賽,為“網球之城”武漢的網球熱潮再添一把火。
光谷廣場步行街上,直徑約五米的“巨型網球”引人注目。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中國網球的武漢印記
10月5日晚,鄭欽文惜敗對手無緣2024中網女單決賽。至此,鄭欽文本屆中網實現職業生涯首次打入WTA1000賽事四強的突破。鄭欽文在賽場上的每一次閃光,都會令無數人想起培育她成長的城市——湖北武漢。
網球一直是湖北武漢體育的重點佈局項目和傳統優勢項目,武漢曾經走出過嚴大翠、余麗橋、馬克勤、潘兵、朱本強、李婷、李娜等一批網球名將。截至目前,中國網球在奧運會上的每一個高光時刻,都有著明顯的武漢印記。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武漢姑娘李婷搭檔她在國家隊的隊友孫甜甜,奪得女子網球雙打金牌,這也是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歷史上獲得的首枚網球金牌。
20年後,在武漢成長起來的鄭欽文連克強敵,奪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女子網球單打金牌,成為首位加冕奧運網球女單冠軍的亞洲球員。今年年初,只有21歲的鄭欽文還一路過關斬將贏得澳網女單亞軍。
此外,武漢還培養了另一位中國網球的標誌性人物——李娜。李娜曾獲得法網和澳網女單冠軍,世界排名最高曾列第二位,她還打進過奧運會網球女單四強,是鄭欽文奪金前奧運戰績最好的中國網球女單球員。
小朋友們正在練習擊球。記者覃柳瑋 攝(資料圖)
武漢網球從娃娃抓起
武網開賽前一週多時間,2024武漢市青少年運動會網球比賽在武網俱樂部網球場進行,這項為期3天的青少年網球比賽吸引了13個城區的345名小選手參加,參賽規模超過往年。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歲,最小的還不足7歲。根據年齡和性別,他們分別參加了甲、乙、丙、丁4個年齡組的單打、雙打及團體比賽項目。
10年前,鄭欽文在武漢市江漢二橋體育訓練基地觀看李娜澳網奪冠直播時,許下了“將來也要拿奧運會和大滿貫冠軍”的願望。從2014年到2024年,從李娜到鄭欽文,再到更為年輕的“10後”網球選手,武漢從未停止過挖掘培養網球“未來之星”的努力。武漢網球人才輩出的背後,是不斷完善的賽事和青訓體系。
2011年法網決賽後,武漢就持續加大網球項目的推廣和普及力度,逐步形成了從普及、提高到專業的青訓體系和賽事體系,全市網球運動人口大大增加,給包括鄭欽文在內熱愛網球的孩子們提供了追逐夢想的廣闊天地和良好的育才土壤。
武漢市體育局乒羽網運動中心負責人朱振華介紹:“武漢是網球運動重點發展城市,網球一直是傳統優勢項目。目前,全市幾乎所有網球場館都有青少年網球培訓項目,常年參加武漢網球隊訓練的青少年有20多人,在市體育局註冊的青少年網球運動員達270人。”
多年來,武漢採取多種方式建設青少年體育基礎陣地,為更多孩子提供專業體育培訓服務,擴大參訓規模,增加體育人口。市體育局、市教育局聯合推出游泳、足球、網球、冰雪項目進校園,其中網球項目在14個城區佈局了43所進校園試點學校。
朱振華説:“從2015年開始,網球被納入武漢市青少年體育夏令營免費培訓項目,培訓人數從2015年的1000人逐年遞增至2023年的2600人,先後共有近13000名青少年接受免費網球技能培訓,為促進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通訊員提供圖(資料圖)
武網助燃網球熱
“趁著假期專門來看武網,我現在很激動,畢竟好久沒在家門口觀賞國際頂級網球賽事了。”10月5日中午,在光谷網球中心2號球場外,市民明姍姍激動地説,“我最想看的當然是鄭欽文的比賽了,可惜一直沒有搶到票。”
今年,鄭欽文在一系列國際大賽中的亮眼表現,讓武漢的網球熱潮持續飆升,自2019年後時隔5年再度恢復舉辦的武漢網球公開賽,又給這股網球熱添了一把火,整座城市的網球運動氛圍越來越濃厚。
武網開賽前兩日,記者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網球場看到,有不少人在教練的帶領下練習網球。該場館負責人李皓説:“每天早上和晚上,來這裡打球和接受培訓的人最多,每塊場地都爆滿。”
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網球場指導學員打球的教練全展昌説:“8月份時,在鄭欽文奧運會奪金的第二天,我接到的電話比平時多了一倍,全都是諮詢網球培訓的。鄭欽文在美網和中網持續表現搶眼,再加上武網時隔多年再次舉辦,激發了更多人關注網球,後期還會有更多人來打球,或者把孩子送來學網球。”
據美團等平臺數據顯示,7月以來,“網球”搜索量同比增長超六成,網球體驗課、培訓課等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172%。從2007年就開始從事網球教練工作的全展昌説,武漢網球運動的氛圍一直比較濃厚,武漢不但有大批酷愛網球並親身參與網球運動的市民,培養出了一批網球名將,還有武網這樣的高水準賽事,網球文化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深厚印記,“網球之城”已成為武漢的亮麗名片。(長江日報記者張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