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武漢馬拉松。漢馬官方圖片
武漢7·16渡江節。記者胡冬冬 攝
11月29日,2024年“中潤趣谷杯”武漢市第十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圓滿落幕。這項貫穿全年,覆蓋大眾體育類、殘疾人體育類、農民體育類,包括徒步、槳板、游泳、射箭、自行車、武術、攀岩、障礙越野等33個活動,影響帶動了百萬武漢市民參與全民健身,成為武漢人“身邊的奧運會、我們的嘉年華”。近年來,武漢市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科學健身服務水準,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讓市民暢享健康運動生活,讓城市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多層級體系“點燃”全民運動熱潮
11月17日,2024光谷馬拉鬆開跑,來自全國各地的2萬名跑者匯成了一片“橙色海洋”,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加油聲,選手們跑過一個又一個地標。遼寧營口選手牛秀光在完賽後表示:“因為兒子到武漢讀書,我也來到了武漢,並很快就愛上了這座城市。這次用馬拉松的方式,從全新的視角再次了解武漢。”
今年是光馬增加全程馬拉松的第二年。這令武漢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一年中舉辦兩場全程馬拉松的城市。從春天到金秋,數十萬跑者一直在努力地奔跑,令武漢這座城市激情飛揚,活力滿滿。
近年來,武漢市體育局圍繞春夏秋冬、自然景觀及傳統節日,堅持舉辦風箏、游泳、龍舟、登山、徒步、冰雪等全民健身活動,做足山水園林文章,唱響了武漢全民健身活動的“四季歌”——春有漢馬,夏有渡江節,秋有武網,冬有大眾冰雪季。
值得一提的是,為積極服務武漢社會經濟發展,市體育局一直在高標準打造“W、C、Han”活動體系,努力做大做強系列活動品牌,充分激發城市活力。其中“W係”國際活動有高度,成功舉辦了武漢網球公開賽、世界斯諾克武漢公開賽、亞洲女子足球俱樂部冠軍聯賽武漢主場等國際、洲際活動,一批享譽國際的頂尖選手來漢參賽,央視等多家主流媒體進行直播,網絡流量數以億計,對外展示了武漢城市魅力。
“C係”全國活動有精度,精心辦好中華垂釣大賽總決賽、全國速度賽馬錦標賽、中國足協超級聯賽武漢主場等國家級活動近30項,提升了武漢市體育項目影響力,在全國擦亮武漢城市名片。
而“Han係”漢派活動主要包括武漢馬拉松、武漢7·16渡江節、武漢全民健身運動會、武漢晚報中小學生足球賽等獨具武漢特色的系列體育活動,更好地服務群眾,市民參與熱情高漲。
隨著一批有影響、有規模、有特色、有創新、群眾參與面廣的品牌活動逐步成型,體育健身逐步融入日常生活,人民群眾的健身意識普遍增強。2024年,以市區兩級全民健身運動會為引領,武漢市舉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超1200場次。真正做到了“周周有活動、季季有主題”,全力打造了武漢居民高品質生活體育新場景。
家門口的體育場館喊你打卡
日前,記者在武昌區白沙洲堤後社區茗盛綠岸小區的健身苑看到,這裡既設有兒童休閒滑梯、親子鞦韆等兒童娛樂設施,也有雙位蹺蹺板、雙位坐蹬訓練器、雙位鐘擺器等休閒健身設施,還有蹲舉訓練器、劃船器等力量訓練設施以及乒乓球桌等,並在周邊配備了休閒桌椅,方便居民健身後休憩。
深秋的早上,健身苑裏有六七位玩“甩甩球”的大媽個個滿頭大汗。“健身苑建成後,健身更加方便了,這裡成為我們小區大人小孩健身玩耍的打卡地!”居民張大媽高興地説,“這裡的兒童遊樂區特別受小朋友們的喜歡,我現在每天差不多是上午、下午各一趟。上午自己來健身,傍晚帶著孩子一起來這裡活動。”
2024年,像茗盛綠岸小區健身苑這樣的健身場所,全市總共新建了30處。這30處社區健身中心(廣場)遍佈武漢三鎮,惠及各類街道、鄉鎮。這些項目根據場地大小,器材類別不同以及居民健身需求不同,因地制宜地分成球類運動中心、和美鄉村健身廣場、社區健身苑、社區健身房、和美鄉村健身長廊、社區體育中心(廣場)等,從而進一步提升武漢市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12分鐘全民健身圈”。
11月8日,總面積6萬平方米,雪道總長度約1000米的華中超大室內滑雪場——甘露山國際滑雪場在黃陂正式營業;8月8日,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比4個標準足球場還要大的湖北文旅·武漢冰雪中心在漢陽區開業。武漢這兩處規模宏大的室內滑雪場的建成,成為本地冰雪産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也成為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實施的鮮活案例,同時也令武漢市民有了更豐富的健身選擇,擁有了“群眾身邊的冰雪目的地”。
此外,2024年武漢市還新改擴建了10個體育公園。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武漢市總共有體育場地44186個,比上一年度(2022年)凈增加7174個。體育場地總面積為3971.0020萬平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了628.8429萬平方米,年度增長率為18.82%。根據武漢市統計局2023年公佈的武漢市常住人口為1373.90萬計算,2023年武漢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89平方米,與全國人均水準一致。
全民健身“零門檻”體育服務無死角
日前,2024年武漢市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在湖北省第二師範學院成功舉辦。“在以往的學習和工作中,感覺自己在專業方面還有不少欠缺。通過這次培訓,可以了解並掌握更多關於棒壘球方面的技能和知識,有助於我在今後更好地履行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來自湖北省體育職業學院的徐坤這樣説。據介紹,從6月到9月,先後有棒壘球、象棋、廣場舞等11個項目超過1000名學員接受培訓。
近兩年,武漢市體育局和各區體育局一直在大力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每年由市體育局組織培訓的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有1000余人,各區組織培訓的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有4000人,全市每年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5000余人。目前,武漢市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已超過4.3萬人。他們在全民健身推廣普及、活動組織開展、日常健身科學指導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武漢市全民健身服務能力和水準全面提升。
2024年,武漢市體育局還舉辦了“尋找最美社會體育指導員”系列活動,極大激發了全市4萬餘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投身全民健身公益服務活動的熱情,為全民健身事業的高品質發展積蓄了力量。
據介紹,為了充分發揮體育健身“治未病”的大健康職能,全市各區國民體質監測站點全覆蓋,常年免費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五進活動”,不斷提升國民體質監測中心軟硬體設施,“精準把脈”市民群眾體質健康狀況,開具“健康運動處方”,每年為超過4.5萬餘人次進行國民體質監測。以全民健身大講堂、全民健身和美鄉村行等活動為載體,借助數字化手段,推動健身指導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截至目前,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到46.9%、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4%。
同時,全市市區兩級25個公共體育場館,均按照《公共體育場館基本公共服務規範》《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評價指引(試行)》相關要求,切實落實免費或低收費政策,全年接待健身群眾達數百萬人次。
此外,還開展2024年武漢市全民健身公益服務活動344場,涵蓋了太極拳、八段錦、瑜伽、健身舞、籃球、羽毛球、健美操、輪滑、健步走、路跑等多種運動項目,滿足了不同年齡、不同興趣愛好的市民需求。(長江日報記者張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