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漢口江灘
茶馬古道風景園煥然一新
一張桌、一把椅,漢口江灘安靜的書屋
武昌江灘體育運動中心,助力全民健身
武昌江灘“帽子樹”的風景
漢陽江灘是孩子喜歡的樂園
在浩瀚的長江之畔,武漢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以其獨有的方式訴説著人文與生態的和諧共生。而武漢江灘,這片見證了千年滄桑與繁華的土地,更是成為了這一理念的生動詮釋。在這裡,人文的深厚底蘊與生態的自然之美交織成一首悠揚的二重奏,讓人在漫步間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饋贈。
人文之韻 歷久彌新
武漢江灘,不僅僅是一片臨江的風景帶,更是這座城市文化的縮影。自古以來,長江就是武漢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生命線,孕育了燦爛的荊楚文化。江灘之上,那些古老的遺跡、斑駁的水位線,無一不在訴説著過往的故事。它們見證了商賈雲集的繁華,承載了文人墨客的情懷,更記錄了無數普通百姓的生活點滴。
步入江灘,你可以看到老人們在晨練中打著太極拳,孩子們在沙灘上追逐嬉戲,年輕人則或坐或行,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愜意。這些日常的生活場景,與江灘的歷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文畫卷。
今年9月14日晚,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在武漢舉行。晚會以天空為背景,以江面為舞臺,別開生面的形式讓億萬觀眾耳目一新。在直播畫面裏,在社交媒體上,武漢江灘展示出的人文之韻,讓人陶醉,讓人沉迷。高科技的光影秀與江灘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既展示了長江流域的文化藝術魅力,又體現了生態環保的理念。市民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深刻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在武漢,長江和大橋都是最具特色的元素,江邊看免費的露天電影也是無數老武漢人的美好回憶。今年夏天,位於漢口江灘的“江遇——橋墩電影”火爆出圈,吸引年輕人用更新潮的形式打卡體驗。事實上,江灘播放露天電影已超十年,早已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如今在兩江四岸的江灘裏,已有十余個露天電影的放映場所,成為最具江灘特色的文化活動之一。
生態之美 綠意盎然
如果説人文是武漢江灘的靈魂,那麼生態則是其生命之源。最近幾年,武漢江灘一棵棵網紅樹走進人們視野,甚至成為許多新人拍婚紗的必選景點之一。網友們也從這個小小的窗口,窺見武漢江灘的生態之美。
武漢汽渡鐵機路碼頭附近的江灘上,一棵“孤獨的樹”意外走紅。三年前的那個五一假期,一度吸引了5000多名遊客慕名前來打卡。這棵原本孤獨的樹,從某一瞬間開始燦爛,或許由於燦爛而更顯孤獨。
今年,武昌江灘一棵造型仿若帽子的樹,也在網絡上火爆起來。從遠處看,這棵主幹彎曲的大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獨特帽子的形狀,與天空、草地、江水和遠處的建築一同構成了極具電影感的畫面,引來眾多市民遊客打卡拍照。
11月,與江灘牽手舉辦數十載的武漢金秋菊展,如期綻放。風帆廣場展區總鋪花面積達3400平方米。以賞菊為載體,提煉武漢的“綠水青山”“濕地花城”“橋梁之都”等三大城市特色,以畫卷的形式進行呈現,打造出一幅如詩如畫的江城美景。
當下正是隆冬時節,漢口江灘6公里蘆葦蕩的蘆花和荻花盛開,飛絮如雪,如夢如幻。棧橋上、花叢裏,市民與遊客紛至遝來漫步其中,或拍照留影,令人流連忘返。武漢初冬的氛圍感,就藏在這一片片蘆葦叢裏。
春日觀櫻,夏賞繁花,秋看金菊,冬覽蘆荻。四季江灘,各美其美。
人文與生態和諧共生
武漢江灘之所以能夠成為人文與生態的雙重奏,關鍵在於兩者之間的和諧共生。在這裡,人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相互依存。江灘的生態治理不僅提升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品質,也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優質的生活空間和文化體驗。同時,人文活動的豐富多樣也為江灘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生命力。
成年人在青春競技場一展身手,小朋友在稚趣親子園開懷暢玩……今年12月,武昌江灘體育公園正式建成開放,暖陽高照的冬日週末,在這片全新的遊園裏,市民遊客熙熙攘攘。漢口江灘體育公園已陪伴大家近一年時光,滿滿的“科技感”再加上“趣味性”,讓這裡也逐步成為健身愛好者的打卡勝地。為了滿足市民需求不斷新建和更新的乒乓球場、籃球場等運動設施,體育文化早已成為武漢江灘特色名片之一。
漢口江灘一座名為“美好未來”的雕塑,被網友們昵稱為“一家五口”。今年汛期,武漢迎來歷史第九高位洪水,漢口江灘維持全線開放。想要知道水位漲到了什麼程度?官方播報中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數字,好像少了點畫面感。這不,雕塑的入水、出水,成為武漢人獨特的民間水位尺規。有人在江邊開啟直播,有人頭頂烈日趕來只為打卡拍照,這個夏天,他們成了網友們最牽掛的人。
武漢江灘以其獨特的人文魅力和生態美景,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在這裡,人文與生態相互交融,共同譜寫著一曲悠揚的雙重奏。未來,相信武漢江灘將會更加美麗、更加和諧,成為更多人心中嚮往的詩意棲居之地。(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向麗華 攝影 記者 李輝 宋枕濤 鄒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