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高樓大廈間送外賣;“打飛的”成為通勤出行新選擇;農業無人機春耕顯身手;交通堵塞,精準抓拍實時調度;河裏野泳,隔空“喊話”催人離開;房頂搭棚,多角度拍下違建證據;森林防火,發現苗頭及時預警……這些曾經只出現在科幻片裏的生活場景,已經走進或者正在逐漸走進現實。
12月16日,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牛扎坪村,隨著飛行指令的下達,一架搭載高清攝像頭的歸巢式無人機扇動機翼,從機庫緩緩起飛,開始定線巡航,對村人居環境進行日常監測,拍攝的影像資料可實時傳送回值班室,系統設置有預警功能,發現問題及時生成圖片、定位坐標並形成問題清單傳送給人工處理。晚上8點30分,另一架無人機從宜都市公安局枝城派出所樓頂機巢起飛,飛往枝城鎮初級中學的上空,通過高清攝像頭記錄人流和車輛動態,利用空中喊話功能,提醒家長規範停車、避免擁堵,指引學生有序通行。兩個低空經濟場景成功應用標誌著宜昌城發旗下三峽設計集團精心打造的低空全域集監管、服務、應用等功能為一體的低空智慧運營服務平臺搭建完成並進入試運營。
無人機標準基站
“一網統管”智慧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將要來臨。”這句話,是對低空經濟發展趨勢的鮮明注腳。
今年開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民航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各地聚焦低空經濟的政策文件,不僅規劃有宏觀的發展目標,還細化了實施方案,多地紛紛爭做“天空之城”。
“低空經濟發展,安全是前提、規模是基礎、場景是依託,打造集低空安全監管、低空飛行服務和低空場景應用為一體的智慧化運營服務平臺已成為區域經濟轉型與低空經濟提速的重要手段。”三峽設計集團主要負責人説,作為宜昌市最早開展航測遙感工作的單位,集團旗下的勘測院在航測遙感領域有著深厚積累,聚集人才、項目(技術)和資本核心要素,以無人機低空遙感和AI深度學習技術為牽引,打造城市級“空-天-地”一體化監管運營服務體系時不我待。
據介紹,低空智慧運營服務平臺是一個綜合管理系統,目前已實現無人機飛行任務全自動化管理,能夠同時管理多個無人機和無人機智慧基站,提供實時監控、空域可視化、任務調度、任務量化、任務監管和數據分析等功能服務。通過預設式自動調度管理,無人機起飛、巡航、數據採集和降落等過程都可以高效精準、全自主完成,並進行智慧分析判別,無需人工干預,實現全程無人化智慧巡檢。系統可廣泛應用於城市治理、環保監測、交通管理、應急響應、農業農村等多領域。
“這不僅是一個自有平臺,更是一個公共共享平臺;不僅是一個低空運營服務平臺,更是宜昌首個城市級低空動態空域底座。”平臺技術總監介紹説,平臺相當於宜昌市的一個“低空大腦”,未來將通過技術加持和平臺協同,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低空空域管理、飛行計劃申報、飛行監管和空中信息服務等多功能服務:打開平臺,宜昌上空適飛空域無人機飛行情況一覽無余,飛機架數、飛行情況 、航線繁忙程度、天氣情況等一清二楚;當遇到空域入侵、計劃偏離、飛行衝突等異常情況,“低空警察”會及時提醒和通知運營單位,協助其避讓操作,甚至“驅離”;天氣如何?什麼時候適合飛行?哪條航線不忙?這些問題平臺“低空管家”會實時為你作答,甚至航線規劃、飛行計劃申報等事項也能幫你搞定,還能實現從“天級審批”到“小時預約”“秒級響應”。
從無人機穿行在高樓大廈間送外賣,到無人機跨區域醫療物資配送,農業無人機護航農林植保……在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中,一張看不見摸不著的“網”,護航著低空經濟“高飛”,助力宜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無人機巡檢執行飛行任務
113個機巢構建“空天地”智慧監測網
沒有飛手操控,無人機就在“機場”自動起降,開始執行飛行任務,這樣的場景在宜昌已成為現實!
“嗡嗡嗡……”伴隨著螺旋槳的嗡鳴聲,搭載高清攝像頭的無人機,掠過點軍區牛扎坪村上空,智慧監測的清晰畫面傳回值班室,幫助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各種隱患,並實時預警。
“相比以往固定點位攝像頭傳回的視頻信息,存在視野盲區,無人機飛行線路更靈活,拍攝角度更全面、清晰,無人機拓寬了視野,地面情況一覽無遺,可視範圍大大增加。”宜昌市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介紹。
“嘀……嘀……”上午11時,剛完成定線巡航任務的無人機穩穩降落在機庫平臺,艙門自動打開,無人機進艙,艙門再緩緩合上。不到2分鐘,艙門再次打開。自動更換電池後的無人機繼續起飛,執行其他巡航任務。
這裡的機巢,其實是無人機的房子,不大,但具備無人值守、自動起降、自動充電、自動巡航、智慧識別等多種功能。”
工作人員説:“平臺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能自動識別車流量、河道漂浮物、道路侵佔、垃圾堆放等問題,標注時間和地點,報送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在宜昌,這樣的智慧機巢目前有19個,已全面覆蓋宜昌市中心城區和高新區約1200平方公里範圍,可實現無人機就近起飛。同型號無人機可共享充電機巢,最大限度發揮自動巡航能力。
“上新賽道比拼,向‘天空’要發展。2025年,集團計劃將監測網拓展至所有縣市,覆蓋鄉鎮一級,在3市5縣的行政機構駐地至少布設2套無人機智慧機巢,在各鄉鎮至少布設1套無人機智慧機巢。建成後,113個無人機智慧機巢實現全市低空遙感監測網全覆蓋,完成全市域遙感監測“一網統管”。同時,通過建設雷達、光電/紅外感測器、聲學探測器等對空監測設備和通信、導航、氣象等基礎設施,讓低空經濟不僅‘飛得起來’,更要‘飛得有力’‘飛得安全’。”平臺負責人説。
宜昌低空經濟智慧運營服務平臺和8大“低空+”應用場景推介會現場
8個低空應用示範場景加速“飛起來”
任何技術,從它誕生的那天開始,就一直在尋找應用場景的路上。
把平面的“路”修到“低空”去,低空經濟的核心是航空器與各産業的“組合式”經濟形態,如“農林+航空”“電力+航空”“公安+航空”等。
宜昌市一直在拓展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當低空和政務服務雙向奔赴,風起雲湧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正詫變著這座來電的城市:一份來自科技的“宅急送”,完成物資裝備的精準投遞;一張來自天空的“事故處理單”,通過全景拍攝和三維建模技術,快速判定事故責任;以空中之眼守護莽莽林海,為綠水青山站崗;一場最快的生命接力,構築低空生命線;低空經濟和智慧農業跨界融,構築生態智慧防線……隨著一項項應用場景落地實行,宜昌低空經濟扶搖直上,未來無限。
“目前經與14個宜昌市直委辦部門及8個縣市區單位進行對接,初步確定了115個應用場景。”12月16日,三峽設計集團正式對外重點推動試用性強的8個示範應用場景,包括 :低空+工地巡檢、低空+智慧社區、低空+交通管理、低空+物資配送、低空+森林防火、低空+智慧農業、低空+智慧醫療、低空+遙感測繪。
以場景創新帶動産業落地,實現場景與産品的“雙向奔赴”,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目前集團正與達成合作意向的行業部門深度交流,進一步完善服務流程和應用需求,不斷夯實低空應用基礎。在成熟應用場景基礎上,向縣市區拓展低空遙感監測網覆蓋範圍,加快開發縣市區創新場景和市場空間,提升宜昌城發低空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低空經濟“宜昌經驗”。未來,還會通過用戶調研、用戶試用反饋等手段,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定制化開發場景,滿足不同行業應用。
為搶抓低空經濟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黃金窗口期,12月3日,三峽設計集團率先組建宜昌低空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全面佈局低空經濟新賽道。
搭平臺、織網絡、建公司、推應用,從“起飛”到“騰飛”,低空經濟將為宜昌“飛”出下一個經濟新增長極。
低空經濟已經“起飛”。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叫個“飛手”送貨、打個“飛的”出門,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普通的小事。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一個向空天競逐的宜昌正振翅高飛。(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遊錦鴻 劉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