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歷史文化街區“動”起來 武漢三鎮展現新風華
2025-02-11 10:48:53來源:長江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歷史文化街區“動”起來 武漢三鎮展現新風華

  賞花燈看舞龍,武昌古城吸引八方遊客。

  驚艷亮相央視春晚後,“跟著春晚遊武漢”火爆登場。黃鶴樓、巴公房子、漢陽樹公園……從漢口歷史風貌區到武昌古城、漢陽古城,三鎮的各個歷史文化風貌街區人氣火爆,“流量”紛紛變“留量”。

  武漢市正在系統推進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推進漢口歷史風貌區、武昌古城等16個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建設,賡續歷史文脈,加快老城新生的步伐。

  科創“握手”老房子

  “春晚地標”熱度持續攀升

  春節期間,吉慶街、巴公房子、鹹安坊、江漢路煙火巷美食街等“春晚地標”熱度持續攀升。8天假期,漢口歷史風貌區江岸片全域客流達到335.72萬人次,同比增長52%,巴公邸、武漢江灘世貿凡象等“網紅”人氣酒店連續多日爆滿。

  近年來,江岸區將漢口歷史風貌區作為城市更新的主陣地,不斷激活文商旅生態以及産業資源的生機和活力。

  在鹹安坊,湖北、湖南、雲南三地的非遺文化走進老街坊,百年老裏份的傳統文化與年輕人熱情“對話”;

  在吉慶街,“採蓮船”“五蝦鬧鲇”等民俗活動正輪番上演,曹祥泰、老通城等非遺美食老字號活動不斷;

  在以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為中心的一平方公里紅色街區,聚集了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宋慶齡漢口舊居紀念館等紅色遺址遺跡,來自全國各地的青春面龐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VR沉浸式觀看“八七會議”,走進一個個紅色故事……

  遊客雲集的同時,升哲科技華中區域運營中心、所見數科智慧校園數字化服務平臺等一批科創類項目一開年就爭相與江岸老房子“握手”。江岸區通過精準導入産業,以空間升級帶動産業升級。

  2024年6月,岳飛街1號“惟楚薈”創新平臺掛牌,成為江岸區與武創院共同打造的高層次人才集聚地。從這棟優秀文保建築裏“飛”出的三大高能級創新平臺項目,陸續落地結果。

  武漢中科超級雲計算有限公司、中能拾貝(武漢)科技有限公司、長江雲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已落地漢口歷史風貌區。百年平和打包廠變身多牛時尚創意産業園,原武漢市無線電廠成為國家雙創集聚示範園區典範——大智無界·空中小鎮,黎黃陂路武漢文創谷·飛馬旅創業基地,匯聚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近20所高校的數字文化人才。 

  古韻街巷上新

  曇華林全年遊客量超千萬人次

  春節假期,黃鶴樓、曇華林、鬥級營等成為“頂流”景區,武昌各條古韻街巷人氣火爆,全區接待遊客262.23萬人次,擁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武昌古城吸引著八方來客。

  武昌千年古城保護與復興的步伐已經持續了17年。

  2025年1月,武昌區蛇山北坡鼓樓洞城市更新建設項目建設啟動,將圍繞服裝設計展示打造一個文旅商業圈,成為武昌古城內文化産業新地標。該項目分為鼓樓洞、小東門兩個節點,串聯起黃鶴樓、胭脂路、糧道街、戶部巷、曇華林等地標性景點。其中,鼓樓洞節點將引入國棉聯盟及國內服裝産業龍頭企業,聯動胭脂路傳統服飾産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武昌古城接連上新了曇華林文藝小鎮項目三期、武昌古城鬥級營項目一期等,開街後都火爆異常。

  曇華林文藝小鎮三期打造了一條山頂藝術展覽步行街,建設軌道小火車、手扶電梯和步行山道連接曇華林主街,首次推出沉浸式演繹+城墻燈光秀,引入旅島、葉開泰等品牌,新增戶外露營、中醫養生、換裝旅拍等業態,全年遊客量超過1127萬人次。

  武昌古城鬥級營項目一期開街,華拾書店(全國首家詩詞主題書店)、漢酥房、小宋唱片等商戶迅速出圈,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打卡消費。鬥級營項目為獨棟式倣古街區,整體規劃為三大主題+四大廣場,將古城風貌、片區特點和新消費品牌相結合,實現商業、文旅、餐飲“三開花”。

  記者探訪得知,武昌區正在推進得勝橋千年古軸、經心書院等項目連點成片。

  根據《武昌古城得勝橋古軸片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將整體保護修復得勝橋老街,以武勝門遺址公園為引領,營造“一街四段九景”公共文化休閒廊道,打造“一軸千年、昌盛市井”的文化旅遊示範區。

  武昌古城中軸線上的歷史文化坐標之一——經心書院正在修繕,通過植入歷史人文展覽、傳統書院體驗、學術研究交流等功能,塑造以傳統書院風貌為統領的特色文化商業街區。

  古城文化軸古今交融

  漢陽樹為武漢文旅新增名片

  2月9日,春節假期後的首個週末,漢陽鍾家村翠微路人潮涌動,大量市民遊客在一面200米長的打卡紅墻前拍照、敲響新年許願鈴。

  發端于漢陽古城的歸元廟會,在清代中期就享有盛名,是武漢市唯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廟會,至今仍在傳承最濃郁的年味,在春節8天假期吸引遊客約30萬人次,新春市集、非遺文化體驗、互動打卡等民俗年味活動將一直持續至正月十五。

  記者在現場看到,歸元寺的寺前廣場整修一新,遠洋裏商業街區內,春節期間剛剛開業的星巴克咖啡店內坐滿遊客。雖然街區大部分建築尚未對外開放,但“荊楚道古今”的特色建築群外貌已經“現身”,不少遊客沿街駐足拍照。

  漢陽古城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于2022年啟動1800米漢陽古城文化軸建設,以翠微路步行街為起點,建設漢陽樹公園等6大景觀節點,串聯起西大街、顯正街兩條古老街道,一直延伸至漢陽江灘。

  目前,百年老字號祁萬順已變身“祁遇”商業體,漢商銀座更新了食景薈·美食城,迭代鍾家村商圈消費新場景。今年,古今交融的文化商業步行街區將逐步亮相,讓漢陽古城持續煥新。

  有著1400餘年歷史的顯正街,近年陸續建成漢陽樹公園、鳳凰山摩崖石刻等多個歷史人文景觀。漢陽樹公園園長梅復傳介紹,545歲的漢陽樹作為武漢市中心城區最古老的樹,多年來深藏閨中無人問津。“新家”建成後,周邊環境煥然一新,不僅讓市民和遊客感到驚艷,更為武漢文旅新增一張自帶流量的名片,一亮相就成為網紅打卡地。每到節假日,公園日均人流量就達5000人次以上。

  據介紹,漢陽古城內的龜山、月湖、古琴臺、晴川閣四大景點正串聯成片,全力打造國家4A級旅遊景區“知音文化旅遊區”。(記者孫珺 楊蔚 肖清清 通訊員吳迪 黃璜 參與采寫:張錦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