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最浪漫水上櫻花園”,在長江新區開園
3月8日,位於長江新區的武漢濕地櫻花園在倉埠街道正式開園迎客,武漢文旅版圖再添新地標。這座歷時4年打造的“中國最浪漫水上櫻花園”,開園首日便迎來1.2萬人次遊客。
這座濕地櫻花園種植染井吉野、垂枝櫻等萬株櫻花,打造“空中樓閣觀櫻、水上烏篷品櫻、林間光影映櫻”立體遊線,賞花時間可達60天。實景演藝《櫻花江湖》創新融合武俠元素,每日20余場互動秀在聽瀑崖、虹橋等場景輪番上演。開設“櫻花主題市集”,推出楚風櫻花宴、濕地生態茶等特色産品,聯動紫薇田園綜合體開通“水陸賞花專線”。串聯稻田藝術觀光、智慧農業示範基地等五大片區,形成“春賞櫻、夏觀稻、秋豐收、冬民俗”的全季旅遊鏈。
“孩子在這裡認識了8個櫻花品種,盛花期我們還要再來。”遊客李女士表示。開園首日,“花神巡遊”“櫻花蹴鞠”等互動活動吸引眾多家庭參與。“00後”博主表示,文創産品櫻花餅和櫻花盲盒的跨界組合超出預期,武漢文創越來越會玩了。
武漢濕地櫻花園原為長江沿岸分散的荒灘、灘塗,武漢紫薇文旅集團通過創新實施“護水、活水、富水、樂水”四水模式,完成生態修復與産業升級的雙重蝶變。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護水築基,修復3公里生態駁岸,引入漂浮稻種植,恢復天然水系凈化功能,形成“水上稻田”景觀,吸引多種珍稀鳥類棲息。採取活水興業,盤活水域資源,創新開闢“水上賞櫻+沉浸式演藝”旅遊新體驗,生態資源利用率提升60%。利用富水惠民,聯動周邊鄉村開發特色民宿集群、有機農業基地,帶動區域農産品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000萬元。通過打造沉浸式水文化體驗區,復原古楚濕地農耕場景,推出“櫻花漢服節”“濕地科普研學”“農耕文化體驗”等主題活動,實現樂水潤心。
未來,園區將深化”農旅+數字”融合,規劃全息櫻花光影秀和智慧農業體驗區。(記者劉暢、通訊員陳薈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