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湖北省咸寧市鹹安區向陽湖鎮圩垸湖場,8600畝金色油菜花田一望無際,遊客穿梭其中,仿佛置身於黃色的海洋。來自咸寧市周邊地區的遊客在油菜花海中流連拍照,踏春賞花。
電力工人巡檢輸電線路 攝影 余英偉
近年來,咸寧大力推進基本農田改造,向陽湖圩垸作為曾經的“魚米之鄉”,也開啟了退湖還田的華麗轉型,池塘被一一填起,漁民們也紛紛上岸,從養殖走向種植,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致富路。
“春天正是種油菜的季節,我家20畝池塘改成了農田,把油菜種子灑下去就不用管,到了4月,油菜收了就可以機械種谷,年成好可以種兩季,我還可以到外面打點工,收入比養魚還多一些。”向陽湖雨壇村村民陳應朝介紹。
電力工人加強巡檢確保農耕用電 攝影 余英偉
向陽湖圩垸的成功“轉型”,離不開彭家咀上下兩座泵站的日夜轟鳴。下泵站8台機組抽水機,每台185千瓦,每小時出水量6300個立方,上泵站有4台抽水機組,每台160千瓦,每小時出水量5400個立方。退湖還田後,圩垸內油菜花、稻穀種植對水量需求大幅度降低。與養魚不同,油菜花種植只需要保持土地是濕潤的,若圩垸三天不排水,油菜花就要被淹死。彭家咀泵站的穩定運行保障了圩垸內近9千畝耕地的種植安全。
“彭家咀泵站保障了群眾的‘錢袋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保障泵站的用電安全。”國網咸寧市鹹安區供電公司向陽湖供電所負責人周承表示。
電力工人在油菜花海裏巡檢輸電線路 攝影 余英偉
國網咸寧市鹹安區供電公司為彭家咀泵站制定了一系列保電“套餐”:每週4人保電小組常規化對泵站內發電機組、配變設備、11公里專線展開巡查,與泵站負責人緊密聯繫,及時高效反饋泵站用電疑點、難點,同時對泵站線路缺陷進行升級整改,更換對地距離不足電桿4根,整改線路2公里,積極推進泵站備用電源升級改造,為泵站用電安全再上一把“安全鎖”,為優化當地營商環境、促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文 張良 曹露 夏韻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