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多勝事,茶農樂忘歸。近日,正是春茶搶“鮮”上市的好時節。在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金海開發區女兒山,茶農們三五成群,在萬畝茶山中忙碌著採摘茶葉。
綠色“茶”海 攝影 曹祥魁
走進這片綠色“茶”海,“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幾個字格外醒目。放眼望去,每株半米高的茶樹依山而種,梯次延伸。滿目茶山中,茶農們分片鑲嵌其中。他們帶著帽子、背著竹簍,嫺熟地將茶樹上的嫩芽摘下。
供電人員在茶園檢測電力線路 攝影 曹祥魁
“這些都是新茶,需要在清明節採摘完,每天早上五六點就來了,一直要忙到晚上七點。”當地茶農汪興女一邊將手裏的茶葉放進簍子裏,一邊説道,“家裏離這裡蠻近,只要手腳勤快點,一天差不多能掙300多元。”
供電人員在茶廠檢測設備運行情況 攝影 曹祥魁
沿著茶山的水泥路上行,蜿蜒的電力線路和黑色水管格外醒目。步行至山間,就到了種茶戶費世發的基地。只見茶農們正在排隊等候,準備將簍子裏的茶葉過秤稱重。
“這片茶山共有2萬畝茶樹,我的基地就種了180畝,除去成本,一年的收入有50多萬元。”費世發説,這些茶樹很依賴水,隨即他來到一處山坡的黑色水管,介紹起了茶山的灌溉工程,這裡海拔100多米,水都是靠水泵從山下的大冶湖抽上來的,為了便於灌溉,當地政府幫忙鋪設了3000多米主管道和7000多米小水管。
在山路的一處拐彎處,兩名電力工人正沿著電力線路邊走邊停,時不時將手中的儀器對著電桿上方。他們是國網黃石供電公司太子供電所的網格員,來此檢查茶山的電力設施,保障茶葉安全可靠加工。
供電網格員們走進了茶山山腳的黃石市金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護航春茶生産。
黃石市金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閔俊介紹茶葉生産情況 攝影 曹祥魁
在供電網格員檢查用電設備過程中,該公司總經理閔俊一直在生産車間盯著茶葉加工。閔俊説:“我們主要負責茶葉加工,每年收入至少100多萬元。目前,車間有兩條電氣化制茶生産線,殺青、烘乾等流程全部採用機器來完成。這裡的茶葉品相好,必須當天採摘當天加工完,所以這些天一直要忙到深夜。”
供電人員與制茶技術人員溝通安全用電現場 攝影 曹祥魁
據閔俊介紹,2023年,他們從長遠生産規模考慮,在廠房附近安裝了一台800千伏安變壓器。前不久,供電部門主動上門,在比對廠房用電負荷後,提出分批安裝小變壓器和靈活啟停的方式,一年至少可節約15萬元電費。
夕陽西下,閔俊的生産車間還在連軸轉,從廠房門口望去,一群茶農在灑滿余暉的山路中,結伴下山,共話著春天的鄉村故事。(文 張良 曹祥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