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D復原鑄造工藝 完整保存樂音數據 曾侯乙編鐘將在數字世界永生
4月17日,遊客在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展廳參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
4月28日,記者了解到,湖北省檔案局、省文旅廳、省博物館、隨州市等將推出系列策劃,推動曾侯乙編鐘文化“活”起來、“火”起來。
湖北省檔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匯聚檔案學、音樂學、歷史學等領域專家,深度解讀曾侯乙編鐘蘊含的文化密碼。計劃出版隨州曾侯乙編鐘研究文獻,把學術成果轉化為大眾易於理解的知識,推動編鐘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同時,策劃一系列極具創意的宣傳活動,包括電影級數字VR體驗項目,讓觀眾仿若置身千年古樂現場;舉辦專場音樂會,奏響跨越時空的天籟之音;打造主題燈光秀,以光影藝術重現編鐘的璀璨魅力;甚至涉足影視作品領域,以更生動的形式展現編鐘的檔案文獻價值、音樂價值和世界意義,讓曾侯乙編鐘的影響力輻射全球。
作為曾侯乙編鐘的長期陳列展出地,湖北省博物館肩負著守護文物瑰寶的重任。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張曉雲介紹,館方將依託現代科技手段,構建“本體保護+數字孿生”雙軌保護機制。在本體保護方面,全面升級文物保存環境,運用恒溫恒濕、防氧化等先進技術,為編鐘營造最佳的物理保存條件,延長其“生命”;在數字保護領域,借助3D建模技術復原編鐘鑄造工藝,利用聲紋分析技術完整保存樂音數據,確保曾侯乙編鐘在數字世界中實現“永生”,讓後人能隨時領略其精妙。湖北省博物館還計劃在2028年曾侯乙編鐘出土50週年之際,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文化愛好者齊聚湖北,共襄文化盛舉,進一步提升曾侯乙編鐘的世界影響力。
隨州市作為曾侯乙編鐘的出土地,積極謀劃讓編鐘文化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與文旅産業。隨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陳興旺介紹,隨州將著力培育“編鐘研學”品牌,精心開發編鐘樂理、編鐘樂舞、禮樂文化等特色課程,吸引廣大中小學生前來研學,將隨州打造成中小學研學旅行的首選目的地。同時,湖北省文旅廳將圍繞隨州曾侯乙墓(編鐘出土地)、銅綠山考古遺址公園、省博物館(編鐘陳列館)等重要節點,推出“編鐘主題旅遊線路”,串聯歷史文化景點,讓遊客沉浸式感受編鐘文化的深厚底蘊。加快建設隨州擂鼓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其打造成講述曾國禮樂文明的熱門打卡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艾海濱 趙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