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我國光電子信息産業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殷殷囑託仍在長江之畔回蕩,初夏,“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
第二十屆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辦,展覽面積共2.5萬平方米,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9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近百款新品全球首發,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從填補國內空白到主導國際標準,從技術跟跑到標準領跑,這場紮根武漢、輻射全球的科技盛會,不僅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強引擎”,更成為全球産業版圖重構的“引力場”。
全球知名企業紛至遝來,光博會吸引力從何而來?
誕生於中國入世元年的光博會,自2002年首屆舉辦以來,便將“全球視野”刻入基因。
當全球光電産業尚在萌芽期時,這場展會便以“讓世界看見中國之光”的開放姿態,搭建起技術、資本、人才跨境交流合作的橋梁,首屆光博會便吸引了阿爾卡特、西門子、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等國際知名大公司爭相參展。
往屆光博會現場。
從最初吸引160家企業參展,到如今匯聚美國、德國、以色列、法國等12國390家全球企業同臺競技,光博會的國際化進程與中國光電子信息産業的崛起同頻共振。這裡不僅是技術展示的窗口,更是全球資源整合的樞紐——上屆大會,肖特、ABB、施耐德電氣等世界500強企業首次參展,在這裡尋到了拓展市場的新機遇。
更多本土企業在光博會找到“出海”商機。在某屆光博會上,潛在獨角獸優煒芯結識到一家來自東南亞的大型醫療設備製造商。“這成為推動我們業務發展的關鍵資源。”CEO卓昌正回憶,在光博會現場,對方對優煒芯UVB LED晶片在光醫療領域的應用潛力表現出濃厚興趣。後續雙方經過多輪溝通與合作洽談,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
往屆光博會現場。
“這家企業將我們的UVB LED晶片應用於其生産的新型光療設備中,借助他們在東南亞地區完善的銷售渠道,我們的産品成功進入了東南亞光醫療市場。”卓昌正説,這不僅帶來了大量訂單,提升了産品市場佔有率,還促使優煒芯針對醫療領域的特殊需求,進一步優化晶片性能和品質控制體系,推動了企業在光醫療細分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光博會始終站在技術革命與産業變革的前沿,以新技術成果、新産品、新探索引領全球産業新風向。
本屆緊扣“光電+AI”融合趨勢,瞄準6G應用、AI時代對算力需求、數據中心、鐳射産業等熱門話題,同期舉辦20多場行業權威專題會議,數十位國內外院士大咖、上百位産業領袖、300多場熱門報告、600多位重磅嘉賓齊聚光谷共議技術規則與産業未來。
即將全球首發的近百款新品中,既有在細分領域國際領先或突破海外封鎖的産品,也有加速關鍵領域産品的市場應用和國産替代。上下游企業在光博會形成“熱帶雨林式”協同創新網絡。
中國信科旗下烽火通信將展出多芯光纖、空芯光纖等新型纖纜,支持單波速率1.2T的全光傳輸設備,突破傳統光纖頻寬極限,可針對不同場景滿足業務對高頻寬、低時延傳輸和聯算的需求。光迅科技則推出全球首款低功耗1.6T光模組,功耗較上一代大幅降低,可在單模光纖500米距離內穩定傳輸8×200G信號,解決AI智算中心散熱難題,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提供可擴展部署方案。
烽火通信全自主可控400G QPSK長距無電中繼傳輸系統。
光迅科技1.6T OSFP224 DR8。
從長飛光纖的全球首發光纖産品,到華工科技填補國內空白的輪胎模具鐳射清洗裝備,再到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發佈的全球首個支持單通道1.6Tb/s速率的硅光晶片……如今,光博會已成為定義下一代光電子技術規則的“戰略高地”。這種以變革驅動産業升級的能力,正是全球企業爭相奔赴的核心動力。
在光博會的創新生態圈裏,尖端技術與産業需求上演著高效的“光合作用”。
國家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董事長、總經理彭芳瑜用“熱帶雨林”形容:“當實驗室的硬核技術遇見産業鏈的澎湃需求,技術養分的轉化效率令人驚嘆。”這位深耕智慧製造領域多年的專家透露,通過光博會的專業發佈平臺,結識了眾多高校和央企,為爭取重大項目奠定了很好的合作基礎。
這個頂級光電盛會的現場,儼然成為硬科技轉化的“加速器”。國家數字化設計與製造創新中心、湖北光網實驗室等數十家重大科創平臺同臺亮相,構建起實驗室到生産線的創新閉環。這種“需求牽引研發、應用倒逼創新”的雨林生態,創造了驚人的商業效率——上屆大會現場簽約額飆升至386.28億元,再創新高。
華日鐳射董事長何立東在往屆光博會現場與客戶洽談。
在展商通道裏穿梭的華日鐳射董事長何立東,是見證這個奇跡的“全勤參與者”。從2009年首屆展會至今,他目睹了參展企業從區域性廠商到全球産業鏈巨頭的質變。“這裡有最前沿的技術風向標。”這位鐳射行業老兵分享道,曾在現場與一位專家碰撞出産學研合作的火花;而與上下游企業的展位交流,更催生出多個産業鏈協同創新項目。在他看來,光博會獨特的“産學研用”融合基因,正是中國光電産業崛起的密碼。
作為光博會的“十年老友”,長盈通認為其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最新光電技術、拓展行業合作、洞察市場趨勢的高效平臺,助力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有一屆光博會上,我們接到了某家鐳射企業的定制委託,為其開發方形芯勻化光纖。”長盈通經過升級設備、反復實驗迭代,終於成功推出新品,並擴展了公司産品線。這款特種結構勻化光纖很快被國內龍頭鐳射企業大量採購,並多次在鐳射行業峰會中獲獎。廉正剛博士回憶,上一屆光博會上,長盈通參展的第一代鐳射光束品質分析儀,吸引了大量關注,並成功收穫訂單。
長盈通技術總監廉正剛博士在往屆光博會現場發佈新品。
“在現場我們收到了30多個意向合作機會,人流量比我們預期的要高50%!”説到參加上屆大會的收穫時,上海頻準鐳射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曉輝博士神采飛揚,“最讓人感到驚喜的是,在這裡接觸到了很多非原子分子計算和測量的企業,例如做精密光學檢測、光學計算成像和光傳感的,為我們打開了新的應用市場。”
山東華光光電也在現場受到顧波院士的撮合,與華工科技達成了進一步交流合作。“當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客戶超過20個,有幾個客戶當天就進行了産品試樣了。”企業負責人如是説。
上一屆展會現場企業家追光探館現場交流。
當光博會邁入第二十屆,這場盛會早已超越展會本身的意義,成為全球光電産業的風向標與生態樞紐。從“開放”到“市場”,從“創新”到“生態”,四個關鍵詞的背後,是中國光谷以光為媒、撬動全球産業格局的雄心。
正如優煒芯CEO卓昌正所説,光博會不僅是展會,更是光谷向世界遞出的“産業名片”。好比一個“資源樞紐”—— 資本在這裡發現硬科技潛力股,人才在這裡找到技術落地的土壤,企業在這裡碰撞出跨界創新的火花。“比如我們正在推進的新項目,未來計劃通過光博會與全球市場進行連結,實現‘晶片發光效率’與‘設備作業精度’的協同優化。”他期待。(長江日報記者朱佳琦 製圖| 張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