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
2025-06-30 16:49: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9

視覺設計:魏小默 程向菁菁

  行駛在川江河段的“江渝”客輪,曾是江邊小城與外面世界聯繫的主要工具,一艘客輪,幾聲笛鳴,串起巴渝的奇峰紅葉……在那個車馬慢、時光緩的年代,它承載著無數人遠行的雀躍、歸家的忐忑和猶如江流綿延不絕的鄉愁。

  時代滾滾向前,曾經風靡一時的“江渝”號逐漸隱入歷史煙塵,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豪華遊輪,通江達海,見證著川江航運尤其是三峽工程建成後千里峽江的巨大變化。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0

“江渝”號客班輪 供圖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川江自古灘險水激 並非天然“黃金水道”

  溝通巴蜀與中東部的長江上游段,俗稱川江,或稱蜀江,一般指四川宜賓至湖北宜昌之間的河段,全長約1030公里。重慶以上的370公里為上川江,重慶以下的660公里稱為下川江,下川江流經丘陵和高山峽谷地區落差120米的三峽地區,因兩岸山巒夾峙,水流急湍,所以又有“峽江”之稱。詩聖杜甫詩云——“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描繪的就是三峽的險峻。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1

重慶市奉節縣拍攝的長江瞿塘峽夔門一帶風光 攝影 劉潺

  但不管進出三峽的航道多麼艱險,它始終是一條連通中國西南與東部的地理大通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青藏、巴蜀、雲貴的物産,都要借它進入長江下游經濟發達地區,並漂洋出海。長江中下游的物産,也要借它進入大西南的廣闊市場,繁忙的航道,千帆匯集,商肆林立,文人騷客、商賈走卒往來於此。千百年來,在佈滿絕地險境的三峽之中,舟楫穿梭、嘯聲鼓角,留下數不清的故事與傳説。

  川江的險峻,對以船為生的人更是考驗。枯水季節,船隻必須通過絞灘通行。那時,船過川江,總要伴著拉縴的縴夫們高亢的號子聲,逆水而行,向水而歌。由於航道窄、彎、淺、險,過川江,如同過“鬼門關”,一點兒也不誇張。

  王嘉玲,長江上的第一位女總船長,被稱為“長江女兒”,曾榮獲“全國十大女傑”稱號。自20世紀90年代初在長江跑船,行船十多年,風裏來,雨裏去,她已熟悉了峽江裏的每一個場鎮、每一段河道,每一塊礁石、每一塊錨地,用她的話來説就是“未有一刻離開過船,離開過江”。可儘管如此,提到川江行船,她還是心有餘悸。

  1992年8月洪水期,時任“江渝18”號輪船船長的她帶船行至巴陽峽。巴陽峽、瞿塘峽等河段最窄處僅60余米,是名副其實的“單行道”。在巴陽峽入口處,船舶舵機突然失靈,船在江中搖擺,如不及時處理將有觸礁危險。王嘉玲憑藉多年經驗,立即引航,冷靜指揮,最終避免了一場惡性事故。多年後憶起當年場景,王嘉玲仍覺得歷歷在目,似乎這份奪命的凶險就在昨天。

  高峽出平湖 長江開始“流金溢彩”

  讓川江航道如鏡般平靜,永為舟楫之利,是代代縴夫、艄公的夢想。

  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1994年,三峽工程的動工興建,為川江航運掀開了嶄新一頁。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2

三峽工程全景 攝影 湯偉

  2003年,三峽水庫首次投入使用開始蓄水。蓄水後的川江航道寬度拓展一倍,水流變緩了,水深增加了,兇灘惡水幾乎全消失了,庫區的絞灘站全部“退役”,“自古川江不夜航”的歷史從此一去不復返。

  一寸水深,一寸金。“船舶平均利用水深每增加0.1米,意味著一艘5000噸的船舶就可多裝貨200噸。”長江航道測量中心網絡運行中心副主任曹樹青介紹道。得益於三峽工程建設,川江航道的平均水深大大增加,直接拉動貨運量上升。2003年三峽壩區貨運量1400多萬噸,2004年就躍升到4300多萬噸,此後穩步增長。2006年三峽水庫蓄水156米水位後,庫區已經出現了7000噸級貨船,10000噸級和6000噸級自航船可從宜昌直達重慶港。2011年,三峽雙線五級船閘通過貨運量突破億噸大關,為蓄水前葛洲壩最大年貨運量的5.6倍,提前19年達到並超過2030 年單向5000萬噸的設計通過能力指標。

  庫區船舶的載運能力、營運效率顯著提高,庫區年均事故件數大幅下降,讓上游600余公里的優質庫區航道應運而生,水運成為長江上游地區運輸方式的首選。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3

貨車在三峽大壩上游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銀杏沱滾裝碼頭上、下船。滾裝運輸方式既能節省時間,又能降低成本,每天進出銀杏沱滾裝碼頭的貨車近千輛。攝影 鄭家裕

  由“東方紅”號改名“江渝”號的川江客輪,曾經一票難求。2003年,“江渝”系列客輪逐步退出川江客運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豪華的遊輪和廣闊的旅遊天地。如今,沿江省市陸續興建了一批現代化的遊輪母港和碼頭,長江旅遊客運航線也不斷拓展,形成了包括重慶至湖北宜昌段三峽遊、庫區區間短線遊、葛洲壩至三峽大壩兩壩遊、城市巡江夜遊、重慶至上海長線遊等豐富的旅遊産品,成為中外遊客遊覽三峽盛景、感受水電文化的多元化選擇。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4

2002年1月,航行在川江上的“江渝”號客輪 攝影 黃正平

  大國重器 托起航運新高度

  氣勢磅薄的三峽大壩橫亙長江,垂直起降的升船機上下接駁,啟閉有序的五級船閘迎來送往……穿行在三峽大壩壩區,大國重器的脈動清晰可感。

  三峽水庫是長江航運的紐帶。長江作為一條巨大的交通動脈,其通暢與否,直接關係到沿江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三峽工程早在設計之初,就對航運方面作了充分而科學的論證。

  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三峽升船機,是三峽樞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上連續級數最多、總水頭和級間輸水水頭最高、技術最複雜的內河船閘,三峽雙線五級船閘是長江大動脈上的咽喉要津。

【三峽信物】長江兒女憶險灘 川江航運的世紀蝶變_fororder_圖片15

船舶準備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 攝影 湯偉

  2003年6月,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向社會船舶開放,三峽工程開始發揮出巨大的航運效益,僅僅半年,三峽雙線五級船閘通過貨運量就超過1300萬噸。此後,三峽樞紐貨運量穩步攀升,為長江幹線航運作出了貢獻。長江幹線貨運量逐年攀升,連續18年穩居世界內河第一。

  截至2023年7月,三峽雙線五級船閘20年來已安全通過超100萬艘次船舶、超19億噸貨物、1200多萬人次旅客,將19億噸貨物裝滿40尺集裝箱貨櫃,首尾相連可繞地球赤道22.4圈。目前,長江已成為全球內河運輸最繁忙、運量最大的“黃金水道”,不斷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成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峽雙線五級船閘一側,佈置著全線總長約7.3公里的三峽升船機,船廂總重1.55萬噸、最大過船規模3000噸。升船機讓過閘船隻實現“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小船過壩時間由3.5小時縮短到40分鐘以內。(統籌策劃:王東紅 喻清卿  本文作者:唐東軍 殷黎 高妞 朱治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