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村裏來了工作隊,“窮山窩”成了和美鄉村
新華網武漢7月23日電 題:村裏來了工作隊,“窮山窩”成了和美鄉村
在華中屋脊神農架林區西北角的大山深處,有一條河叫玉泉河,河的兩岸有一個村子,因其地形山勢宛如盤龍而得名盤龍村。
盤龍村迴龍坪航拍圖。新華網發 溫佳儒攝
盤龍村“九山半水半分田”,昔日“交通靠腿”“吃飯靠天”,是一個村民都想離開的“窮山窩”。2015年,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派出第一支定點幫扶工作隊進駐盤龍村。
十年幫扶,興産業、暢物流、解民困,盤龍村開始富起來、美起來、熱鬧起來。
興産業 “窮山窩”變“金山窩”
夏日來臨,盤龍村迴龍坪進入旅遊旺季,平日靜寂的山村一下熱鬧起來。盤龍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駐盤龍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曲宏隔三岔五就來到迴龍坪了解農家樂經營狀況,徵詢遊客意見建議,提供貼心指導和服務。
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駐盤龍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曲宏(右一)向遊客介紹迴龍坪旅遊發展狀況。新華網連迅攝
在迴龍坪迴龍客棧,老朋友曲宏的到來讓客棧主人劉昔恒趕忙招呼他坐下,自己先打開話匣子:“14間客房進入7月就被預定了。有省內十堰、襄陽、宜昌、武漢等地,也有河南、北京等外地的遊客。今年收入預計和去年差不多,20萬元沒問題。”
以前的迴龍坪可不是現在的樣子。曲宏介紹,迴龍坪平均海拔1300米,自然風光優美,有一片距今2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群。過去由於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年輕小夥子都外出務工。工作隊進駐後,經過充分論證,決定以古建築群為切入點,協助盤龍村“兩委”將發展旅遊業作為迴龍坪主打産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遊客在迴龍坪遊玩。新華網連迅攝
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累計投入400多萬元,助力迴龍坪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對民宿提檔升級。迴龍坪先後建成學堂灣生態停車場、自駕遊露營基地、50畝農業景觀採摘園、善誠廣場室外舞臺、3人制籃球場、乒乓球室、露天觀景臺等多個旅遊提檔升級項目。
迴龍坪變了模樣,古民居點、石階木廊、遠山近峰,勾勒出一幅美麗畫卷,吸引八方遊客。迴龍坪有村民51戶210多人,如今農家樂發展到17家,客房120多間,村民靠發展旅遊合計年增收百萬元。
迴龍坪組織當地特色文化表演,吸引眾多遊客觀看。新華網發 柯祎攝
盤龍村面積170多平方公里,是神農架林區面積最大的村,全村476戶1500多人。在工作隊助力下,近年來,盤龍村産業發展全面開花。
盤龍村大面積種植中藥材淫羊藿,增加村民收入。新華網連迅攝
盤龍村新建成近300畝的中藥材淫羊藿種植基地,30多戶困難戶平均每年增加勞務收入3萬元。工作隊配合中國銀行神農架支行為盤龍村核定700萬元整村授信額度,支持村民興辦起百頭豬養殖場5個、百群中蜂養殖場6處、中藥材種植基地2處。
暢物流 農特産“貨通八方”
日前,盤龍村村民余運來家旁邊的一塊空地上堆起了沙子和建材。在工作隊幫助下,余運來打算建造一個全新的直播帶貨工作室,讓盤龍村農産品插上電商“翅膀”,飛向四面八方。
余運來整理對外銷售的農産品。新華網連迅攝
余運來是2012年放棄沿海城市高薪回家鄉創業的“80後”青年。10多年來,他養山雞,養土豬,種植大棚蔬菜,開辦電子商務公司銷售家鄉的百花蜜、高山土豆、端木黑木耳、森林木香菇等農特産,事業越做越好,受到村民稱讚。余運來進入盤龍村村委,成為村委委員和鄉村振興專幹,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數年回鄉工作經歷,讓余運來對盤龍村鄉村振興工作不斷産生新認識。他説,盤龍村雖然通了公路,但物流不暢仍是制約産業發展的“瓶頸”。余運來的想法和工作隊不謀而合。
工作隊聯合盤龍村“兩委”在村裏開辦電子商務培訓(資料圖)。新華網發
曲宏介紹,近些年為了幫助盤龍村銷售農産品,工作隊積極爭取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支持,讓村裏的蔬菜、生豬等農産品直接銷售到分行食堂。銀行每年採購、助銷當地農副土特産品逾40萬元,盤龍村集體、村民、銀行員工多方受益。但這樣帶動銷售效果有限。
不斷興起的電子商務給盤龍村農産品銷售帶來機遇,工作隊和盤龍村“兩委”密切配合,加大電商宣傳推廣力度。
工作隊聯合盤龍村“兩委”設立郵政物流收發點方便村民生産生活。新華網發
2021年,工作隊聯合盤龍村“兩委”在村裏組織多場電子商務培訓,向村民講授電子商務知識,鼓勵村民大膽嘗試網上銷售。2023年初,工作隊聯合村“兩委”與當地郵政部門對接,在盤龍村村委會設立郵政物流收發點,方便村民銷售和購物需求。兩年來,收發點已發送貨物500多件,盤龍村農産品銷售更加暢通。
如今,余運來直播帶貨工作室的建設正在加緊進行。“盤龍村‘兩委’積極支持,余專幹也出了不少好點子。我們一起努力,形成合力,讓村裏的農産品貨通八方。”曲宏説。
心連心 工作隊村民“一家親”
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駐盤龍村幫扶工作隊有三名隊員,入駐伊始,隊員們就和村民朝夕相處,親如家人。村民的急難盼愁之事,工作隊默默記在心上。
工作隊走訪村民(資料圖)。新華網發
盤龍村山高谷深,大多數人家居住在半山坡上,乾旱嚴重年份缺水問題突出。工作隊進駐後,與鄉、村幹部一道,尋找新水源地、規劃引水路線、設計蓄水池及凈化設施,跑遍盤龍村山山水水。
幾年下來,工作隊幫助村裏先後檢修35座蓄水池,增設輸水管道3.5公里,將乾淨的泉水直接輸送到每個農戶家中。
危難時刻,工作隊員衝在前面。2023年8月的一個夜晚,盤龍村突降特大暴雨,引發巨大泥石流、山體滑坡,盤龍橋附近3家農戶受災。曲宏馬上叫醒睡夢中的隊員趕到災害現場,與村幹部一起轉移村民、封閉涉險區域、協調挖掘機開挖泄洪通道。為防範災情進一步惡化和二次災害發生,工作隊員主動參加現場值守。次日早上,工作隊員又投入到3戶受災村民家的房屋清淤和道路疏通搶險中……
工作隊參加暴雨過後環境整治(資料圖)。新華網發
2023年,盤龍村脫貧低保戶鐘國強的兒子突遭車禍,肇事者一直未能賠償到位,剛脫貧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工作隊在省行機關組織募捐,共募資12000余元,解了鐘國強家燃眉之急。面對鐘國強尚在就讀初中的孫子生活費難以保障的困境,曲宏個人每月為其提供600元生活費。
工作隊還啟動盤龍村“鄉村振興健康行”全民體檢活動,對男性村民11個項目、女性村民13個項目開展體檢。檢查發現14位村民存在健康隱患,其中有11位病情較為嚴重。工作隊與村“兩委”又與神農架林區人民醫院對接,安排進一步檢查治療。
工作隊組織村民開展健康體檢(資料圖)。新華網發
十年堅守,十年努力,盤龍村大變樣。一條條寬闊的公路通村達戶,一片片漂亮的移民新區瓦黛墻白,一處處果園花園成為城市遊客打卡網紅地……盤龍村入選“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成為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森林鄉村。目前,全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22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0多萬元。(連迅 周喆 溫佳儒 參與報道:張瑾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