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河畔,新橋巍然矗立,兩岸人頭攢動。8月1日,由陽新交建集團投資建設、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八一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陽新縣八一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原八一大橋始建於1968年,1994年在旁加建新橋,形成了新舊雙橋並行的結構。如今,為滿足富水河航道升級需求,當地決定拆除這兩座橋並在原址重建新橋。新建八一大橋線路全長1.12千米,寬34米,設雙向6車道。大橋沿既有蓮花湖大道佈線,在老橋位置跨越富水河,向南順接G351國道,並設置互通匝道連接興國大道與環湖南路。
主橋採用下承式鋼管混凝土係桿拱橋設計,長約600米,跨度130米。其結構輕盈、造型美觀,並成功實現“一跨過江”,徹底取消了河道中的阻航墩柱。這一設計將通航凈高從老橋汛期最低僅0.5米大幅提升至8米,通航標準躍升至1000噸級。新橋建成後,因通航高度不足導致每年約130天船舶無法通行的歷史將徹底終結。同時,橋頭區域創新採用上下分行的立體設計,將有效緩解蓮花湖大道、興國大道等周邊路網的交通壓力。
面對大跨度鋼管拱結構複雜等施工難點,項目團隊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在鋼管拱製作環節,採用高精度數控設備確保切割與焊接品質;在安裝過程中,運用先進的測量與監控系統實時跟蹤標高、里程和軸線,精細調整吊點位置與軸線偏差,保障了安裝精度達標。
陽新縣八一大橋航拍
為充分發揮鋼管混凝土的抗壓性能與係桿的抗拉性能,團隊在材料上也下足了功夫。“我們反復優化混凝土配合比,並創新性地加入鋼纖維。”項目技術負責人高龍説,“這不僅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還顯著增強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時,項目採用自密實微膨脹混凝土配合泵送頂升法澆築工藝,確保了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後期品質,提前8個月完成項目建設。
作為陽新縣年度十件實事之一,項目切實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八一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於陽新連接內外、聯通黃石南部交通樞紐具有重要意義。“以前去縣城要繞行40分鐘,現在幾分鐘就能到達!”富河南岸村民李先生對通車滿懷期待。作為陽新“南大門”,大橋將極大便利富河兩岸群眾出行,成為連接城南城北的快速通道。
“八一大橋的通車,標誌著陽新南北交通瓶頸徹底打通。它不僅是物理上的連接,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一步。”項目負責人張立響説。大橋也成為當地的地標性交通景觀,吸引不少居民前來“打卡”。
陽新縣八一大橋打通當地南北交通瓶頸
據悉,下游的富池船閘項目正與之形成協同效應。船閘建成後,富池至陽新城關航道等級由Ⅵ級提升至Ⅲ級,實現千噸級船舶暢行長江。屆時,“一橋一閘”構建的“水陸雙通道”,將全面激活黃石區域綜合運輸能力。(文 何奇 姜恒亮 圖 柳子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