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唐城夜遊結合聲光電、裸眼3D投影技術給遊客帶來唐風體驗。
荊門民主街“非遺夜市”人頭攢動。(視界網 趙平 攝)
竹溪武陵不夜城的精彩表演,讓遊客感受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遊客乘坐長江榮耀號遊輪欣賞江城夜景。
燈火璀璨處,荊楚夜未央。
每天19時30分,武漢《夜上黃鶴樓》沉浸式光影演藝驚艷上演,引得遊客讚嘆不已。長江江面上,長江榮耀號滿載遊客穿行長江大橋,讓境內外遊客驚呼震撼。20時,十堰竹溪武陵不夜城《武陵梨園情》開鑼,古戲臺上皮影與真人交織演繹著秦巴山歌。21時,襄陽唐城景區解鎖磅薄大氣的盛唐景致,遊客們與大唐氣象撞個滿懷……
從長江之畔的光影流轉到古城深處的盛唐迴響,荊楚大地的夜遊版圖正以文化為魂、以體驗為橋,串聯起星羅棋佈的消費場景,不僅點亮了遊人的夜生活,更勾勒出文旅融合賦能夜經濟的鮮活樣本。
8月6日至8日,在十堰竹溪舉辦的全省夜間文旅消費現場交流活動中,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吳燁用一組組數據,展現湖北夜經濟的蓬勃活力:2024年湖北省接待夜遊遊客1.63億人次,消費規模達1631億元,相當於每日44.6萬遊客在荊楚夜色中消費4.47億元。
在地夜生活成為金名片
夜間經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在發展夜間文旅經濟的賽道上,湖北各大城市各顯神通,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夜遊品牌。
繽紛美食、長江燈光秀、“知音號”、夜上黃鶴樓、木蘭不夜城等眾多文旅夜遊活動,已經成為遊客來武漢的必選項目。一些旅遊達人更是深諳江城越夜越美麗的道理,在晚上探尋更為地道的武漢。廣東遊客張先生來武漢5天,有3個晚上特意前往東湖綠道夜遊。“很羨慕武漢人有東湖綠道可以夜騎,在各種休閒營地間穿行,還有沙灘可以戲水。”張先生覺得東湖夜騎讓他像武漢人一樣生活,一下子就愛上這個大江大湖的地方。
8月2日、3日,刀郎“山歌響起的地方”巡迴演唱會在宜昌奧體中心唱響,來自全國各地的數萬名歌迷齊聚“水電之都”。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測算數據顯示,演出活動拉動消費系數為“1:4.8”,即每1元門票消費帶動4.8元周邊消費,這一數據在宜昌刀郎演唱會上得到印證。
數萬名歌迷涌入宜昌,除了購買演唱會門票外,在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的消費持續升溫。不少外地歌迷提前一兩天抵達,白天打卡三峽大壩、清江畫廊等知名景點,夜晚則走進陶珠路夜市等地,點上一份外焦裏嫩的烤肥魚,配上鮮香的宜昌紅油包子,再喝一口當地特色飲品,以美食為底色的人間煙火,讓遊客與宜昌“來電”。
在襄陽古城內,400米長的管家巷聚集27家傳承非遺的老字號商戶。從2023年12月開街以來,管家巷遊客量突破1000萬人次。這條蘊含“半城煙火半城詩”韻味的古老街巷,在夜色中更為動人。襄陽牛肉麵的濃香與黃酒的醇厚交織瀰漫,穿著漢服的少女在戲臺前與“孟浩然”對詩,拓印年畫的遊客將剛完成的門神卷軸小心收進背包,在管家巷的各個角落輪番上演“國風巡遊”“特技表演”等多達23部不重樣的精彩節目,確保巷子裏每一刻、每一處都充滿新鮮感,厚重歷史注入可觸摸、可感悟、可消費的鮮活生命力。
為何夜遊項目和區域能成為閃亮新地標和城市會客廳?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夜間氛圍兼具“煙火氣”與“懷舊感”,延續了本地生活方式,也成為遊客體驗“原真”的特色窗口,實現了“生活即景觀,文化即産業”的良性循環。
荊楚鄉村夜遊點燃縣域活力
2020年之後,湖北的縣域夜遊項目異軍突起。各地依託小城或鄉村文化特色和自然稟賦,打造了一批獨具魅力的鄉村夜遊項目,為遊客提供了親近自然、體驗鄉村生活的新選擇。
7月底,隨州曾都區洛陽鎮千年銀杏谷景區煥新揭幕。全新亮相的銀杏谷文化旅遊區打破季節約束,讓度假區成為四季、全時皆可暢遊的旅遊新地標。夏季並不是銀杏谷景致最美的時候,但特色夜遊活動讓遊客和市民為之歡呼。數字人電音節、啤酒炭烤狂歡趴、主題煙花秀讓遊客們忘卻夏日的燥熱,感受到鄉村文旅帶來的“小清新”。
夜遊帶來人流的同時,度假區帶動了周邊民宿業、餐飲業、體育産業的發展。大樂之野、裸心隱鄉、斜陽耒築等特色民宿入駐,銀杏谷不再是“一日遊”的過境之地,而是“深度體驗”的棲息之所。銀杏谷從“千年銀杏”的單一IP,蛻變為全域聯動的多元化、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黃岡羅田九資河鎮的《夢回鳩茲》光影演繹,讓古鎮的夜晚煥發新生。演出散場後,古鎮的街道上依舊熱鬧非凡,沿街的吊鍋菜館坐滿了食客,熱氣騰騰的羅田吊鍋香氣四溢,老闆們一邊麻利地添著食材,一邊笑著説:“以前晚上8點後街上就沒啥人了,現在演出結束後,店裏還得翻好幾次臺,生意好得不得了。”古鎮周邊的客棧也迎來客流高峰,許多遊客為了能在第二天繼續體驗古鎮的清晨風光,選擇在此留宿,客棧的收入較之前翻了近3倍。
竹溪縣武陵不夜城以“山二黃戲曲非遺活化+城市更新”為核心理念,自2024年開街以來,累計接待遊客超2000萬人次。全年夜間消費總額達5666萬元,單日均客最高達17.5萬人次,推動周邊景區門票收入增長67%,餐飲上座率達到92.5%,酒店入住率達到95.3%。盤活了18棟商業樓與90套住宅共計7.3億元的閒置資産。
從“亮化”到“活化”綻放全域活力
夜幕下的湖北,從景區到街區到商圈文旅呈現“多點開花”態勢。襄陽唐城景區依託《盛世唐城之大唐倚夢》夜遊項目,結合聲光電、裸眼3D投影等一系列技術,打造30余場唐文化節目,年接待遊客205萬人次,夜間遊客佔比達到60%;宣恩縣仙山貢水景區以“景城融合”模式,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8.85億元;武漢夢時代通過781場夜間主題活動,帶動夜間客流突破1100萬人次,商文旅體融合帶動商品零售保持逐年20%的增長。吳燁指出,夜間經濟已從“亮化”邁向“活化”,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引擎。
面對同質化挑戰,湖北以創新破局。十堰武當山“武當一夢”通過VR技術還原千年道文化,帶動夜遊收入增長29%;武漢的木蘭不夜城推出極具視覺衝擊力和文化內涵的夜遊場景,緊抓網絡名人“流量密碼”,通過線上傳播吸引了大量關注,2024年夜遊接待150萬人,收入2.01億元,加速了區域城鄉要素的流動與融合。吳燁表示,未來將推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打造30個以上主客共享的夜間消費集聚區。
在政策的有力支撐下,湖北正全力構建全域夜間生態。作為全國首個推出省級夜間經濟指導文件的省份,湖北各地積極行動:武漢設立專項資金,用以打造“長江夜遊”精品線路;宜昌則對夜間消費集聚區實施專項獎勵。截至目前,湖北省已建成600處夜市疏導點,年度營業額達86億元。
從“亮化”到“活化”,從單點突破到全域綻放,湖北夜遊經濟的進階之路,恰是一場以文化為內核、以創新為引擎、以政策為護航的深度實踐。當歷史肌理與現代需求精準對接,當科技賦能與人文溫度雙向奔赴,夜間經濟便能突破同質化的桎梏,成為激活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隨著“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與全域生態的持續構建,荊楚大地的夜晚必將更具魅力、更有韌性,為美好生活勾勒出更璀璨的圖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王理略 通訊員 鄂文旅 實習生 鄒楓燁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受訪單位供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